关于完善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
应着力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的通知
各县(市)区扶贫办:
8月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马懿批示:“要结合巡查工作办法,把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精准”。8月9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程志明在登封市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各县(市)区要切实增强责任感,提高对脱贫攻坚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切实做到识别再精准、项目措施再精准、推进实施再精准、脱贫验收再精准。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当前我市正在筹建脱贫攻坚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向全社会公开贫困村贫困户信息,并根据致贫原因,按照“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的要求,对贫困户进行精确分类和精准帮扶。为此,需结合“回头看”,对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进行再完善。现就需着力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通知如下。
一、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贫困户家庭基本信息再核实,着力解决贫困户家庭基本信息不准确的问题。二是对致贫原因进行再研判,着力解决致贫原因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要在准确定位每个家庭成员致贫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贫困户整个家庭的主要致贫原因。根据多次调研情况,结合我市实际,此次对人致贫原因主要分因病、因残、因学、缺技能、缺就业门路五大类。三是对脱贫措施进行再具体,着力解决脱贫帮扶措施“概念化”的问题。这是程志明市长在登封市调研时提出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程市长指出,一些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中虽然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脱贫、医疗救助脱贫、光伏扶贫脱贫等概念,但没有具体实施时间节点和目标要求,无法推进和实施,是典型的脱贫措施概念化,必须将这些措施再细化和具体化。
二、未脱贫贫困村脱贫帮扶计划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是要从致贫原因和脱贫措施两个方面对全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进行准确统计和分类。在脱贫帮扶计划中,一定要描述出全村有多少户多少人因病、因残、因学、缺技术、缺就业门路致贫,需落实“转、扶、搬、保、救”五大类脱贫措施的各多少户多少人。二是要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现状和建设计划有一个清晰的描述。河南省贫困退出实施办法规定,贫困村退出不仅要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而且要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并统筹考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因素。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要达到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农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等标准;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标准化卫生室,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基本实现通宽带等标准。各村要对照上述标准,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提出具体项目建设计划。
三、已经脱贫贫困村巩固提升计划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已经脱贫的贫困村应制定巩固提升帮扶计划。如果有贫困户,应比照未脱贫贫困村脱贫帮扶计划,对本村贫困户基本信息进行认真统计,并按照5大类致贫原因和5大类脱贫措施进行分类。同时,在巩固提升措施上,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提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计划。
四、面上村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贫困村以外面上有贫困户的行政村,要以村为单位,比照贫困村脱贫帮扶计划,对本村贫困户基本信息进行认真统计,并按照5大类致贫原因和5大类脱贫措施进行分类,落实具体脱贫措施。
五、有关要求
各县(市)区扶贫办要按照上述要求,指导好乡、村两级以及各驻村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做好完善提高工作,并认真填写附表1、2。要将完善提高后的村、户脱贫帮扶计划和填写好的2个附表于8月26日前报郑州市扶贫办,以供筹建全市脱贫攻坚信息管理平台用。
附件: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类统计表
2.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调查表
郑州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6年8月16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