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53277/2016-00087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规划计划 | |
发布机构:二七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 关 键 词: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6-08-23 | 发布日期:2016-08-23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一)强力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和其他园林绿化重点项目建设
1、郑登快速通道生态廊道改造提升工程。起点南三环,终点三李区界,总长度约12.5公里,“绿线”宽度50米,生态廊道总面积12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工程总投资约3.75亿元,建设标准为未绿化区域每平方米造价为300元,已绿化区域每平方造价增加至300元;主要建设内容是原有苗木移植,未施工区域(引水入密区域)垃圾清运、培土和绿化,充实栽植大规格、全冠幅乔灌木和地被植物,增建市政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港湾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郑登快速通道生态廊道改造提升工程累计栽植乔木3.56万株、灌木3.26万株、地被7万平方米,建设市政人行道8000余米,敷设管线近3万米,绿化部分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土建部分完成总工程量的40%;当前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苗木养护工作,以提升成活率,同时加快土建部分施工。
2、京沙快速路南延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起点南三环,终点二七管城区界处,总长3.2公里,南水北调干渠以北两侧绿线宽度5—50米不等,南水北调干渠以南道路两侧绿线宽度各50米,绿化总面积22万平方米,投资概算3735万元。截至目前,现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准备各项工作,待道路主体工程完工,具备绿化施工条件时立即进行绿化施工建设。同时,持续加强和市道路建设项目部对接工作,道路主体工程地面部分施工因资金问题将延期实施。
3、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方面
⑴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示范段。位于郑平路至郑密路段运河干渠北侧区域,全长2.8公里,绿化总面积56万平方米,建设投资8623万元。2015年10月开工,共栽植乔木2.2万株、灌木31.3万株、地被33.34万平方米,游路3139米,广场3.4万平方米,2016年5月完工。
⑵贾砦段。位于郑平路至二七管城区界段运河南岸区域,长度约1.5公里,绿化面积约30万平方米。该段绿化工程采取企业代建模式实施,由贾砦城中村改造开发商盛润置业公司实施,现已累计栽植乔木1.7万株、灌木9100余株、地被26万余平方米,建设游路和广场2.7万余平方米,绿化部分已完成总量的96%,土建部分已完成总量的90%。目前,正在进行加强新植苗木管理养护和土建施工。
⑶剩余区域绿化。剩余区域总长度约4公里,绿化面积约196万平方米,实施社会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建设绿化。一是郑州市英开体育文化传播公司在大学南路至生产路段运河南岸区域投资建设体育公园,绿化面积约6万平方米,投资概算2000万元,已完成场地整理、背景林栽植、运动场馆建设,正在进行游路等面层铺装,同时做好已完成绿化的养护管理;二是剩余约190余万平方米绿化,我区选定了一家公司,目前已完成工程的方案设计,双方正就进一步的合作进行洽谈。
(二)大力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工作
1、郑少连接线生态廊道改造提升。主要内容是在郑少连接线生态廊道与人行道衔接处安装隔离网及侧石,总长度约6.4公里;对生态廊道预留空白区域进行绿化,面积约3160平方米;对需保留未硬化平交路口实施硬化,面积约1524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为250.13万元。现已完成立项、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等工作,目前正在筹备招标工作,招标事宜正在报区领导批示中。
2、高速公路接驳道路绿化整治提升。除郑登快速道以外,大学南路南延、郑尧连接线、郑少连接线等3条高速公路接驳道路绿化,目前主要是按照廊道管理养护标准和要求做好日常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及卫生保洁工作。
3、市政道路大修工作。2016年涉及我局的道路大修任务为华中路、曹砦西街2条道路,估算投资约232万元。上半年,完成了2条道路的方案设计、项目建议书编制、立项、施工图设计等工作。积极同燃气、热力、自来水、有线、移动、联通、电信等管线单位进行对接,针对道路大修进展制定合理的管线同步计划,为道路施工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截至目前,曹砦西街大修任务已全部完成,共铣刨复浇车行道1092.5平方米,铺装人行道537.8平方米,拆除更换侧石340米,升降加固检查井37座。华中路正在施工,目前已铺装人行道约3100平方米,完成总工程量的80%。
道路中小修方面,上半年共计完成中小修10400平方米,其中修补人行道5130平方米,车行道5270平方米。
4、美化群众居住环境工作。一是新建绿地。在辖区绿地、单位庭院、建设项目中大批量栽植乔灌木实施绿化。截至目前,共计新建绿地62万平方米,新植乔木5.86万株,新植灌木8.85万株,垂直绿化3.99万株,屋顶绿化5700平方米。二是游园建设工作。经选址,在杏梁路与荆胡路交叉口东北角区域新建游园(A、B区),面积10000平方米。截至目前,现已完成用地事宜洽商和景观方案、施工图纸设计,正在进行工程量清单、预算编制,并组织开展招标工作。三是区管公园(游园)整治提升。目前已完成南溪园、金海游园、涵秀园等6个游园的整治提升工作,共计补栽地被植物1.65万㎡,扎竹篱笆1870米,硬化路面440平方。四是区管道路整治提升。今年对清江路、峨眉路、南湾路等11条区管道路进行了整治提升。今年上半年,共计补栽行道树131棵,修剪整形行道树1000余棵。同时今年重点对清江路(嵩山路—工人路)和郑航北路(行云路—大学路)2条(段)区管道路进行整治提升,目前已完成补植补栽和花灌木充实,及时组织修剪整形、浇水养护等精细化整治,倾心打造特色林荫道路。五是特色公园打造工作。在提升园林绿化景观的同时,在区管公园中引入更多的科普知识、人文元素等,不断深化文化建园、文化兴园理念,全方位、多视角诠释生态文化的内涵,打造一批既有现代视觉效果又有历史韵味的特色公园。目前,在净秀公园增设了科普长廊,图文并茂地介绍园内种植的特色植物、特色文化;在双秀公园多种形式宣传价值观理念、开展全民公益行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全民阅读活动等,力争打造成为二七区的文化主题公园。
5、配合做好中心城区架空线、电缆入地改造工作。目前华中路地下通讯管道已铺设完成,正就管线入地问题与各管线单位进行对接,各管线单位正在等待上级部门的批复。针对辖区道路两侧架空线缆凌乱、下垂现象,已安排高空作业车一辆,配备专业人员每天对辖区架空线进行巡查,发现凌乱及下垂问题随时进行捆扎。截至目前,已清除废弃线缆3200余米、废弃线杆18根;归拢整治凌乱架空线5000余米。
6、道路及附属设施整治工作。根据市城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人非隔离设施建设管护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市考核重点和我区实际乱点路段,在完成市定15条道路的基础上,对共建街、裕元里、兴华南街、保全街、交通路、永安街、庆丰街、桃源路西段、合作路、新圃街、新圃西街、华中路(行云路-京广路)等13条乱点路段增设了硬隔离,共计安装硬隔离17.3公里。
7、省、市级园林单位(小区)创建工作。2016年省、市级园林单位(小区)创建目标任务为5个。目前已选定8个符合创建标准的单位(小区),其中省级4个,分别是玫瑰花园、龙源世纪家园、金玉上郡1号院、铁道家园;市级4个,分别是金域上郡3号院、安业小区、和园5号院、和园6号院。对已选定的单位(小区),正积极督促涉及乡镇办及辖区单位、小区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实施整治提升,强化绿地管养,提高精细化管理程度,努力争创上省、市级园林单位(小区)。
8、环境卫生整治保障工作。一是公厕、垃圾中转站建设改造。2016年度环卫设施建设任务为新建环卫中转站1座,位置为二七区大学路以东、三环以南的荆胡安置区内的刺绣路;新建公厕1座,位置为荆胡杏梁路;改造公厕3座,分别为熊儿河旁的材料厂公厕、苗圃转盘公厕、十四中旁公厕。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完成选址、立项、施工图设计及招投标等工作。二是申请购置机械化清扫(冲洗)车。今年上报申请购置7台大型机械化清扫(冲洗)车、19台小型机械化清扫(冲洗)车。目前主管区长已审批,等待区政府审核。三是新建环卫之家。2016年选定3个地点建设环卫之家,分别是:1、兴华街28号院2号楼的2—3层,47套约1584平方米;(2)工人路与丹青路交叉口向南200米已建成的工人路环卫中转站楼上约500平方米;3、汉江路万千世纪城6套住房,492平方米,目前内粉完工,准备向区政府申请采购生活用品。
(三)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扎实做好道路扬尘治理工作。一是加强道路洒水降尘作业。将拆迁、施工工地周边道路和渣土拉料车途经道路列为洒水降尘、治理扬尘污染的重点,经计划安排,每天出动清洗车45车次,对大学路、嵩山路、长江路、航海路、一马路、正兴街等50条重点道路进行不间断降尘作业,确保路面湿润不扬尘;并要求洒水作业后,路面不漏洒无积水。目前辖区主次干道、四环内拆迁、施工工地周边道路洒水降尘覆盖率已达到100%。
二是规范城市道路机扫(冲洗)作业。对我区市政道路采用机械化清扫与人工清扫相结合的清扫保洁方式,并总结推广了“干式吸尘、便道冲刷、机械收污、路面冲洗、路边收水、快速保洁”的六步清扫保洁作业模式。每天出动大中型吸尘、洗扫、高压清洗车、小型扫路车等84车次,对河医、解放路立交及主干道等96条道路实施机械化吸尘、清扫作业。我区四环内市政道路清扫保洁面积为642万㎡,机械化清扫的市政道路面积为513.6万㎡,机械化清扫率达80%。人工清扫的市政道路面积为128.4万㎡,保洁覆盖率达100%。辖区主次干道、四环内拆迁、施工工地周边道路洒水降尘覆盖率已达到100%。
三是重点加强河医周边道路扬尘治理。将河医大空气质量监测点周边三公里和玫瑰花园空气质量监测点周边地区的道路列为治理扬尘的重点,每天出动大中型吸尘、洗扫、高压清洗车、小型扫路、清扫车23台,进行不间断地吸尘、清(洗)扫、洒水降尘作业,收到明显效果。
2、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工作。严格按照《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的要求》,做好环卫基础设施、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无论大小工地,坚决做到“六个100%”。一是加大在建环卫基础设施施工工地的督查整改力度,对新、改建环卫基础设施项目提前谋划,从进场开始每天派专人到工地巡视,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工地控制污染考核内容进行一一对照整治,施工现场围挡、工地物料堆放覆盖、路面硬化均达到要求。二是在道路施工中,招标时重点强调对工地扬尘的管理,对竞标单位提高准入门槛,将扬尘防治列为一项硬性要求,要求施工单位加大对扬尘的治理和洒水降尘工作的投入,并与施工单位签订防尘保证书,发现不按规范施工造成扬尘污染的工地,对责任人及施工单位进行处罚,确保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标准进行施工。三是生态廊道及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抽调专职人员成立督导组到生态廊道建设工地实地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时整改;同时要求所有建筑工地现场设置环境保护牌,施工中因季节原因对暂不绿化区域必须用绿网或黑网进行覆盖。
3、黄土裸露整治工作。今年来对35个公园(游园)、12个绿化带共计232.2万㎡绿地开展黄土裸露整治工作,调配葱兰、麦冬、黄杨等苗木进行补栽充实。目前已全部完成黄土裸露整治工作,共计补栽苗木6300余平方。同时坚持对公园、游园、廊道中的游路及绿篱进行清洗,特别是在重要路段及节点实施冲洗降尘和雾喷改造。截至目前,已对公园、游园、廊道中的游路及绿篱冲洗32次,全力消除了污染。
4、排污口整治工作。自开展“水清河美”行动以来,我局高度重视金水河、熊儿河三环以内排污口的整治工作,组织专职人员每天对三环以内金水河、熊儿河河道排污口徒步进行细致排查,采取先封堵排污口、后治理污染源的措施,通过截污引流的办法,将污水引入污水管道,有效解决了污水排入雨水管而污染河道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堵塞外漏排污口的治理,做到发现一处治理一处,上半年共治理金水河排污口18处、熊儿河排污口1处,整治率达100%。
(四)全力做好城市防汛抢险应急工作
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应大急、抗大灾,对我区城市防汛工作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一是建立领导机构,及时安排部署。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经费、目标任务、办公场所”六落实;细化了操作流程,明确了各项准备,确保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有效和实用。二是建立防汛抢险队伍,备足各种防汛物资。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储备专用编织袋32600条、铁锹1675把、洋镐360把,大沙1088方,水泥230吨,石子682方等,并做到定点定位、台帐健全、实物相符,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及时进行处置。三是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认真进行整改。为做到防患于未然,各相关单位对建成区城市防汛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责任人,实行领导分包,要求遇中雨以上天气,各分包责任人及工作人员必须在20分钟内到达所分包责任点,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各种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汛期以来,区城防办安排人员24小时昼夜值班,并坚持领导带班,按时收听天气预报,做好记录,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时无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城市防汛工作。同时,区城防办随时对各街道及委局的值班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各责任单位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到位。
上半年,共受理群众投诉、咨询和各种电话通知共183件,处理区数字化指挥中心派遣案卷1865件,各类案件46件,清运建筑垃圾10车,疏通边沟182米。同时,处理了郑州市城市管理案件13件、督查通报4件。
(五)组织实施建筑垃圾治理工作
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我区选址建设了2处建筑垃圾消纳场,现均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同时督促各乡(镇)办对辖区内建筑垃圾进行集中清运和治理,建立建筑垃圾清运工作台帐,实施消号制度,完成一处,消除一处。2016年上半年全区共有建筑垃圾199.45万立方,截至目前,已清理196.02万立方,完成率达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