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588550985/2016-00097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登封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关 键 词:综合,政务,工作,工作信息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6-09-23 | 发布日期:2016-09-23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2016年,我市雨量较足,秋作物全生育期降雨及时,基本不缺墒,秋作物播种及时,苗齐苗壮,中后期生长良好。病虫害偏轻发生。从目前看,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
一、基本情况
全市今年秋作物播种面积53.7万亩,预计粮油总产为17.656万吨,比去年16.211万吨增加1.445万吨,增产8.9%。
(一)全市秋粮播种面积45.7万亩,与去年面积相当。预计总产16.752万吨,比去年的15.315万吨增产1.437万吨,增产9.38%。其中:
1、玉米种植面积40万亩,与去年持平,总产13.794万吨,比去年12.4304万吨增产1.3636万吨,增产10.97%,平均亩产344.85公斤。其中水浇地10万亩,单产436.8公斤;旱地30万亩,单产314.2公斤。
2、红薯种植面积5万亩,比去年持平。总产2.826万吨,比去年2.753万吨增加0.073万吨。增产2.65%;单产565.2公斤,比去年的550.5公斤增产14.7公斤,增产2.67%。
3、杂粮(大豆、绿豆、谷子等),种植面积0.7万亩,总产为0.132万吨。
(二)油料作物(主要是花生)播种面积是4万亩,与上年面积相当。总产0.904万吨,单产226公斤。
二、搞好技术培训,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搞好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是提高秋作物生产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今年秋季粮油生产中,我们始终把技术培训做为重点。播种期间全市100名科技人员下到分包村组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培训100场次,培训农民达13.2万人次,印发夏玉米栽培技术要点10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达600余人次。在秋作物生长期间印发了《秋作物中后期管理意见》、《病虫害防治意见》等指导性文件6期,下发至各乡(镇)、区、办,以指导秋作物的中后期田间管理。
三、打破常规,灵活运用,抓好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上,今年主要抓了以下几项技术:
1、根据墒情,提早播种。5月下旬,我市普降中雨,抓住墒水充足,号召群众坡岗地抢墒早播玉米、花生等秋作物。
2、合理施肥。今年秋作物生长期雨水充足,在穗期号召群众每亩追施15-20公斤硝酸磷肥。
3、在玉米生长后期开展了人工授粉工作。玉米抽雄散粉期间的高温干旱,为提高授粉率,我们及时引导农民开展了人工辅助授粉工作,人工授粉面积达7.5万亩。
4、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年秋季病虫害总的发生情况是:玉米虫害轻度发生,花生蚜虫发生3.96万亩,占总面积的90%。棉花及小杂粮作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病虫危害。根据发生情况,我们及时印发病虫情报计10期,1.3万份,召开各种现场会5次,参加人员2600人次;培训技术人员125人次;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发布病虫信息16期,专题讲座3次,以指导全市防治工作,使今年秋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达到45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68.1%,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危害,为提高秋季总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
在玉米生产上“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作为我市的主导品种,总面积达16.2万亩,占总玉米面积的41%,多年来产量稳定,抗病抗倒表现良好。
我市红薯主栽品种是“北京553”、“豫薯7号”、“豫薯8号”、“梅营1号”、“安平1号”等。花生主栽品种为“豫花15号”、 “豫花11号”。优良品种的大量引进推广对今年秋粮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五、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
在今年秋粮生产中主要推广了以下几项技术:
1、推广秸杆还田技术。结合夏粮的机收工作,全市推广秸杆还田21万亩,对保墒增温提高土壤肥力有重要作用。
2、推广化学除草技术。近二年来杂草危害一直是影响秋粮产量的重要因素。今年全市又引进了多个除草剂新品种、化除面积不断扩大,化除技术已基本被农民所掌握。今年化学除草面积达40万亩,对控制草害增加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3、推广化控技术和中后期叶面补肥技术。针对部分地块由于水肥充足,前期营养生长过旺的现象,及时应用缩节胺、多效唑及红薯膨大素,调节中后期生长,特别在红薯生产上应用面积逐年增大,全市化控面积达1.8万亩,后期开展了叶面补肥工作,全市后期叶面补肥面积达5.3万亩,对提高秋季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气象因素分析
5月下旬,我市雨水充足,墒情较好,温度适中,有利于秋作物的提早播种,苗齐苗壮,前期长势良好。6月下旬轻度干旱,中期墒情基本满足生长需要,后期雨水充沛,有利于玉米灌浆和红薯的膨大。
登封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九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