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河南公民道德论坛发言摘要: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索 引 号:574983173/2016-20341主题分类:综合政务/领导活动
发布机构:郑东新区管委会市政园林局关 键 词:综合
文    号成文日期:2016-10-08发布日期:2016-10-08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第六届河南公民道德论坛发言摘要: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2016年9月27日,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为主题的第六届河南公民道德论坛在南阳举行。论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宣传先进典型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刘奇葆同志在第十二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的重要讲话,总结成绩,交流经验,明确任务。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出席论坛并讲话。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南阳市委、焦作市委、中信重工、邓州“编外雷锋团”等单位及有关学者、专家作典型发言。为总结会议成果,促进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工作,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现将部分发言内容摘要编发,以飨读者。

  让崇德向善的阳光洒满中原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赵铁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发现和树立各类先进典型,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党报集团肩负的重要职责使命。近年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坚持正面引导,倡树先进典型,弘扬时代精神,取得了积极显著的社会效果,为推动我省公民道德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以履行职责为引领,传递河南声音

  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牢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

  一是发扬优良传统,再铸时代强音。我们积极倡导做有温度的新闻,把传递社会正能量报道常态化。除了积极配合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文明河南、暖暖新年”等主题系列活动,我们还常年开设“我为正能量代言”“大写河南人”“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践行核心价值观”等专栏,推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普通河南好人。近三年来,河南日报及集团所属媒体先后报道的“河南好人”就有210多人,刊发相关报道700余篇。

  二是加强正面引导,净化社会风气。我们不但注重正能量的传递,还针对“拼爹”、“炫富”、跑关系、潜规则等不良社会现象,针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主动亮剑,澄清谬误。对一些涉及公序良俗、社会公平等较为敏感的事件,我们积极组织相关新闻报道和评论,进行去标签化阐释和引导,有效淡化了不良社会情绪。

  以挖掘典型为使命,叫响河南好人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党报集团积极宣传各类典型,树立社会的精神标杆,营造人心向好、人心向善的道德氛围。

  一是树立典型,精神引领。突出宣传那些作出重大贡献、群众认可度高的先进典型,使他们成为引领社会价值的精神标杆。比如对一心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不幸因公殉职的乡镇干部马海明的报道,很多读者称赞马海明是“基层干部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今年,河南日报推出的燕振昌、王振立等优秀干部,同样在全国引起反响。

  二是搭建平台,广泛带动。积极组织刊登宣传“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不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感动中原十大三农人物”评选,还是策划“最美村官”“最美护士”“最美村医”“最美教师”等多项活动,报业集团都是积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以柔性传播为手段,讲述河南故事

  如何让先进模范的典型事迹可亲可信、优秀精神可学可用,我们也进行了持续探索和提升。

  一是创新理念,自觉遵循传播规律。对新闻舆论工作,赵素萍部长曾经指出,“要改进创新宣传方式,既有漫灌,又有滴灌;既善于组织宣传战役,又善于运用和风细雨;既有宏大叙事,又有百姓家常,不断增强新闻舆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宣传报道中,我们遵循规律,把握节奏,找好节点,切实做到先进性与普遍性相结合,宣传强势与日常浸润相结合,使典型宣传富有实效,成风化人。

  二是善于表达,用好故事打动人心。在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报道中,我们始终强调要突出柔性传播理念,把故事讲好听讲精彩,让传播更立体更广泛,用核心价值观涵养滋润人们的心灵。今年5月,一张刷爆朋友圈的照片刊登在了大河报上,一个小女孩站在教室门口,露出怯怯的神情。大河报深入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真相让无数网友动容:孩子发烧了,没有人照看,身为教师的妈妈只好把她放在教室外,坚持给学生上课,引发了强烈反响。

  以凝心聚力为目的,树好河南形象

  在宣传报道中,我们努力做到把典型宣传和服务大局结合起来,把崇德向善和凝神聚力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构筑河南形象、汇聚河南力量。

  一是注重深入挖掘典型的时代价值。我们以焦裕禄精神为红线,努力开掘优秀共产党员群像的时代价值。今年7月,新乡、安阳等地暴雨成灾。集团媒体除了第一时间做好灾情发布,特别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当地党委政府及时有力指挥调度、争分夺秒科学救灾上,投向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抢险救灾上,为救灾工作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是注重全力构筑崭新的河南形象。清华院士施一公、航天英雄刘洋、中国女排重炮手朱婷……对每一位优秀河南人的代表,我们努力挖掘他们身上奋发进取、不懈创新的精神内涵。今年里约奥运会上,河南姑娘朱婷大放异彩,大河报一天推出9个版、河南手机报推送专题、金水河客户端发布“史上第一张”电子号外等等,将这张河南形象的新“名片”一键送达亿万国人手中。

  “好人文化”培育的几个着力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金瑞

  近年来,“河南好人”层出不穷,不仅表现在焦裕禄、史来贺、吴金印、李连成、燕振昌等老一辈英雄模范身上,更发扬光大于裴春亮、李学生、许帅、王锋等年轻一代身上;数以万计的“河南好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者和引跑者,他们传递着人间的温暖和温情,让大家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光辉。“河南好人”不再仅是一个个好人、一群群好人或一种好人现象,她正在孕育一种文化,即“好人文化”。“好人文化”是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是河南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文明河南”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培育“好人文化”需要着力以下几个方面:

  夯实“好人文化”的社会认同。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背后都有一种重要的人文力在作为支撑,这个力就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孕育了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等为主要内涵的中原人文精神,滋养了侠肝义胆、勇于担当、吃苦耐劳、自尊自强、扶危济困、宽厚诚信、不畏艰难、踏实进取等河南人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已成为一种区域文化性格或者是一种文化基因,不仅深深地植根于河南人的血液里,而且具体表现为代代传承的家训、家教、家风,体现为忠义文化、廉政文化、乡贤文化、孝亲文化等,同时,也呈现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中,如商圣文化、医圣文化等等。这种精神血脉的传承是涵养和支撑“好人文化”的丰富土壤。

  伦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高尚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个体对社会道德的内化。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弘扬河南道德精神中优秀的基因,激发社会公众对河南文化的认知和自信;另一方面,让“好人”走下神坛,包括,在“好人”典型选树时,注重大众化、平民化,在渠道运用上,注重多样化、多元化,在培育载体上,注重日常化、普通化。总之,夯实“好人文化”的社会土壤,创造社会公众对“好人”的普遍认可,让老百姓感觉“好人”来自身边,来自基层、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同时,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在信息沟通、个人意愿表达、个人归属感等方面特殊的教化功能。如,针对我省农业大省和农业文化发达的特点,充分发挥家及(宗)族的道德教化功能。再如,除保留村边、大树下、井台旁等的闲言碎语作为道德评价的主要途径外,不断兴起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也是“好人文化”培育的重要载体。

  构建“好人文化”的制度生态。高层次的道德建设必须以低层次的道德建设为基础,德行伦理的实现需要以制度伦理、伦理制度为前提。因此“好人文化”的培育既靠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也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为底线的约束和保证。一方面,要以顶层制度设计的形式,对“好人”进行多种形式的关爱,如资助医疗费、提供养老保险等,让“英雄流血流汗不能再流泪”。制度层面的奖励不仅仅是对个体的关心、关爱,还体现着党和政府对塑造公民高尚人格、弘扬社会正气的自省、自觉。这种制度设计中的道德指向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民个体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行业管理、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管作用,依靠法纪政策强大的威慑力和制裁力,制约失德悖德行为,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将人们的行为引入公序良俗、积极向善的健康轨道;同时,用政务诚信的表率促动“好人文化”。

  激发人人成为“好人文化”建设的主体。好人文化是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文化。公民个体对主流价值观的践行程度决定着“好人文化”的建设程度。而高尚道德人格养成的基础是知,关键则是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道德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只有每一个个体都成为道德建设的主体,社会道德素质的提升、“好人文化”的形成才能奠定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对每一个公民来说,一方面要见贤思齐,自觉将爱与善播撒,积小善才能成大善;另一方面是知行合一,防微杜渐,戒小恶才能避大祸,达到“日用而不觉”。一个人从“小善”可积累起比较强的向善心理,一个社会可由“小善”积累起向善的潮流。总之,当做“好人”、行“好事”成为一种习惯,“好人文化”才能真正奠定在坚实的社会基础之上。

  从“河南好人”到人人争做“河南好人”

  河南省委党校教授康来云

  面对中原大地上不断涌现的“河南好人”,我们在自豪和感动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和社会机制,以更好地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引导人们赞好人、学好人、做好人,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中原文化携带好人基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博大精深、厚重多元的中原文化深深植根于河南人的血脉和灵魂深处,滋养出河南人爱国奉献、古道热肠、忠厚朴实、侠肝义胆、尊礼重义、勤劳勇敢的性格特质。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原大地不仅涌现出像焦裕禄、史来贺、吴金印、李连成、张荣锁、任长霞等一大批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优秀党员干部,还有李雪英、王西广、张秀林、黄伟等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既有红旗渠干部群众、新乡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等先进群体,也有黄久生、马刚、宋清梅、郭春鹏、李相岺等身边好人。这些先进典型铸就的好人群体感动中国、温暖你我。

  好人净化了河南的天空。曾几何时,一些妖魔化河南的声音出现,河南人甚至被贴上素质差、不诚信的标签。面对各种抹黑,更多的河南人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近年来,河南人在省内省外争做好事,河南人的名字被“感动中国”等一次次提起。自2002年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正式开播以来,颁奖舞台上从未缺少“河南好人”的身影:张荣锁、任长霞、洪战辉、魏青刚、王百姓、李剑英、谢延信、武文斌、李隆、李灵、胡佩兰、刘洋、陇海大院、王宽……他们是1亿河南人的优秀代表,是对河南形象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蜡烛。层出不穷的河南好人让河南名片有了爱的温度,让河南形象有了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力量。

  厚植好人土壤催生更多好人。人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环境的产物、文化的产物。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的自觉自律,也需要文化引领和环境助推。加强道德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存好心、当好人、做好事、有好报”价值取向,营造发现好人、宣传好人、关心好人、争当好人的社会风尚;大力褒扬身边的模范人物,充分发挥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典型引导、先进示范,让人们接受先进典型和道德榜样身上所蕴藏的价值观、道德观,让“河南好人”和道德典型在全社会传递“向善向上”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关心好人、回报好人。

  每个人都可能见贤思齐成为好人。就像《好人就在身边》歌中所唱的那样:“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老张小李,也许是大叔阿姨,也许是同事邻里,也许就是自己。”好人的事迹告诉我们,当好人不抽象,做好事不遥远。很多好人都是来自民间的草根英雄,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所不同的是他们愿意做小事、行善事,凡人有善举、凡人有大爱,区别只在于他们能把平凡的小事用心做、用爱做,能把一件好事认真做、坚持做。“见贤思齐”其实是道德的一种内在作用机制。宣传学习好人,不能仅仅止于感动,还要在感动的同时,去追随、去效仿、去践行。我们每一个人都认认真真做好分内事,力所能及帮助身边人,在单位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在家中孝敬父母、在社会上诚信互助,这本身就是小善大爱,一次危难中的相助、一次文明的礼让、甚至一个善意的微笑,都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好人”。好人温暖我们,好人感动我们,好人也召唤我们加入到好人的行列中来。一个身边的好人就是一面旗帜,千万面旗帜汇集起来就会红遍中原大地;一个好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每个好人的善举汇聚起来就是大爱,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从一个好人到千万个好人,从一座城市到中原大地,“好人现象”必将引发“好人效应”。

  从“河南好人”到人人争做“河南好人”是由知到行的过程,也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今天,我们宣传河南好人、学习河南好人,明天,中原大地一定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河南好人。

  注重典型引领打造“南阳好人”

  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富治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人文积淀厚重,自古以来就是英雄辈出的地方。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先进典型引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时代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南阳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呈现出典型迭出、群星璀璨的生动局面。前不久,中央各主要媒体聚焦“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南阳好人再次受到全国瞩目。

  彰显先进典型的正向效应

  典型是时代的旗帜,是精神的航标。我们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放大典型效应,打造典型宣传“升级版”。一是树好好人“标牌”。制作了“好人榜”“好人墙”“好人廊”“好人苑”等宣传版,在城乡设立大型公益广告牌600多块,大型LED屏47块等,打造好人主题街巷20多条,让好人形象、好人故事走进大街小巷、城市乡村、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感受道德力量。二是凝聚媒体合力。着力构建声屏报网“四位一体”典型宣传大格局,定期召开重大典型论证策划会,及时向上级宣传部门和中央、省级新闻媒体推介,做到第一时间报纸上有专栏,电视上有专访,广播上有声音,网络上有互动。特别是拥有300万粉丝、20余个公众号的新媒体联盟与市属新闻媒体同步宣传、全媒联动,迅速让先进典型成为群众点赞、热议的话题,好人现象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持续升温。三是塑造艺术形象。先后编印了《卧龙好人》《爱的鸣奏曲》《本色》等图书,制作播出电视剧《好人老马》、拍摄微电影《榜样的力量》《好人亮哥》,创作编排了《南阳好人》《源水情深》等文学、影视、戏剧作品100多部,在全市巡展巡演,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实现了思想升华。

  构建崇德向善的长效机制

  先进典型的发现、培育、宣传、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先进典型持续涌现,让典型持久闪耀着道德光辉。一是健全选树机制,立好标杆。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先进典型推荐宣传机制的意见》,建立了典型报送、研判筛选、推介发布、学习宣传、工作激励五项工作机制,筛选出一批时代气息浓郁、事迹过硬、生命力强的典型,建成先进典型数据库,收录各级各类典型600多人,基本达到层层有典型、行行有英模、个个过得硬。二是完善学习机制,注重长远。坚持把抓学习作为典型引领的重要环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打造“感动南阳”年度人物评选宣传品牌。在广大农村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评选出一批“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妯娌”等,引导农民群众遵守村规民约,传承家风家训。三是建立考评机制,强化督查。把典型宣传列入全市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出台《先进典型宣传推荐考评办法》,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力的进行媒体曝光和督查问责。

  以“身边的榜样”营造先进氛围

  焦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贾书君

  近年来,焦作市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创新机制手段,持续选树“身边的榜样”,先后集中宣传290余个榜样人物和集体,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推动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创新机制,打造工作品牌

  焦作市坚持选树标准的平民化,群众参与的广泛化,流程运转的制度化,联动宣传的规模化的原则,打造“身边的榜样”工作品牌。

  规范选树流程。坚持单位推荐、群众自荐和媒体征集相结合,最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同时,通过资格审察、专家评审、小组审议、社会公示等环节,确保“身边的榜样”事迹过得硬、群众信得过、学得来。

  创新宣传形式。组织各类媒体开设“身边的榜样”栏目,每周集中刊播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做到周周有新典型、新事迹,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建立典型数据库。制定《“身边的榜样”典型宣传工作制度》,建立“身边的榜样”典型数据库,融收集推荐、分类统计、典型查询、事迹宣传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搭建先进典型宣传有效平台。每半年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一次,现已征集11批,录入数据库555人,推出了一大批站得住、立得起的先进典型,树立了焦作良好形象。

  学习关爱典型制度化。把关爱“身边的榜样”困难群体工作纳入创建文明单位考评体系,设立爱心公益基金。“最美导游”韩滨事件发生后,仅15天就为其家庭筹集社会捐助20余万元。

  深化载体,典型宣传常态化

  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创新思路、完善载体,不断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

  拓宽宣传途径。在“微”字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新媒体优势,用好图表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宣传先进典型;依托全市“百姓文化超市”网络及手机服务平台,设立“身边的榜样”栏目,在群众点单淘文化的同时,学习典型、传播正能量。

  丰富学习载体。把先进典型宣传融入“百姓宣讲直通车”“道德讲堂”等活动,让先进典型可信、可学;在传统模式基础上融入新元素,创新先进典型人物访谈式报告会,增进感染力。

  把握宣传时机。主动围绕重大主题、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焦作市先进典型干部宣传,围绕建国60周年开展焦作“双30”人物及“百名楷模”评选等重大典型宣传活动,围绕建市60周年开展“时代丰碑”焦作英雄人物评选等。

  鼓励基层创新。我市博爱县组织开展“典型 志愿”情暖好人活动、“典型 信念”树典型铸党性活动、“典型 正气”关爱礼遇先进典型活动、“典型 奉献”青年创业导师进校园活动等系列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大力推动“典型 ”节庆品牌培育。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