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批后公告

索 引 号:660939312/2016-00074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公报公示/公告公示
发布机构:中牟县城乡规划中心关 键 词:综合,公告
文    号成文日期:2016-10-21发布日期:2016-10-21
体    裁生效日期:2016-10-21废止日期
《中牟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批后公告

《中牟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主要内容

 

一、总  则

1. 县域规划范围

中牟县行政辖区扣除划入郑东新区的白沙组团、划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九龙组团、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外区域,规划面积约917平方千米。

2.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

中心城区范围为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至郑民高速公路、东至郑东高速公路、西至新G107(万三公路),面积323平方公里。

3.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至2020年。

 

二、城乡总体规划

1. 城乡发展规模

2020年,城乡总人口100万人,城镇人口81万人,城镇化水平81%。

2030年,城乡总人口210万人,城镇人口195万人,城镇化水平93%;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220.3平方公里。

2. 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城乡形成“三轴、三区、多组团”的城镇发展格局。

三轴:郑开大道公共服务轴、万洪公路产业轴、雁鸣大道县域城镇发展轴;

三区:沿黄生态保育区、城市核心功能区、南部生态农业区;

多组团:绿博组团、老城区组团、汽车城组团、官渡组团、大孟组团以及万滩、雁鸣湖、姚家、黄店等新市镇形成的多个城镇组团。

3. 城乡产业发展布局

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为“两群三区三轴带”。

两群:以绿博组团和大孟组团为核心的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产业集群,以汽车城组团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

三区:北部的沿黄生态休闲产业区、中部的都市产业区和南部的现代都市特色产业区。

三轴带:先进制造业产业关联轴(经开-九龙-汽车城-官渡-汴西产业关联轴)和现代服务业两个产业发展带(郑东-白沙-绿博-大孟-官渡-汴西产业发展带和绿博-汽车城-航空港产业发展带)。

4. 城乡综合交通规划

建立与郑汴一体化战略相协调、运输组织合理、设施网络完善、高效便捷、适应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在保留郑开城际绿博园站的基础上,新增加刘集站、雁鸣湖站、官渡站三个站点。

与外围京港澳高速、商登高速共同构成区域“三横两纵”的高速公路网。

规划建设“十横、四纵”的快速通道体系,“七横、五纵”的一级主干路系统,加强县域与郑州主城区、实验区、开封以及县域内部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

 

三、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城市性质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文化创意中心,旅游休闲目的地;郑汴新区综合服务中心,郑州都市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功能配套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2.城市职能

(1)中原经济区的汽车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中心、旅游休闲目的地,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和现代农业服务基地。

(2)郑汴新区综合服务中心,生态宜居生活区。

3.城市规模

至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74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3平方公里。

至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16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4.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形成“一核聚力、多点联动、五区协同、绿廊渗透”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聚力:结合老县城北部的贾鲁河及周边林地资源规划郑汴中央公园,打造中心城区生态绿核,形成整个城市呼吸的“绿肺”,并以此作为整个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的核心。

多点联动:围绕规划中央公园及组团中心规划多处区域级公共服务中心,区域级公共服务中心之外设置其他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功能服务节点,整体形成联动发展模式,共同带动中心城区的发展。

五区协同:由绿博组团、老城区组团、汽车城组团、官渡组团、大孟组团五个组团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绿廊渗透:以郑汴中央公园生态绿核为中心,向外扩展四条生态廊道,并连同陇海铁路防护林带的生态隔离作用,共形成五条生态隔离廊道,并通过绿廊、绿道向各个功能组团进行生态有机渗透,实现组团空间隔离,控制城市功能组团无序蔓延。

5.综合交通规划

统筹区域综合交通,优化布局各组团间的道路网络的组织衔接,建立与中心城区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重点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以大运量公交系统引导空间发展,实现公共交通渐进式发展升级。

(1)快速路

中心城区形成“五横四纵”的快速路网络。

(2)主干路

中心城区形成“九横九纵”的主干路网络,。

(3)轨道交通线网

中牟县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四横四纵共计五条轨道交通线路。

6.绿地广场系统

结合水系和重要的城市公共中心,构筑多层次、网络型的绿地景观系统,形成“一核统领、绿楔间隔、绿环围绕、绿心渗透”的绿地系统结构,建设会“呼吸”的城市。

一核统领:中心城区中部规划郑汴中央公园,作为区域生态绿核,服务于整个中心城区。

绿楔间隔:顺应城市主导风向,从城市功能组团内中部、西北、东北、西南建设四个由外部生态绿化渗入城市内部的楔形绿地,作为城市组团隔离廊道。

绿环围绕:在中心城区外围,结合高速公路和国道,规划控制500-1500米的绿色生态用地,形成城市生态外环,作为中心城区外围的生态隔离缓冲区。

绿心渗透:在城市功能组团内部建设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等生态绿心,形成配套完善的公园体系,在为城市功能区服务的同时,也起到改善区域环境、将绿色和生态渗透到城市组团内部的作用。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