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78053693X/2016-00183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通知公告 | |
发布机构:中牟县郑庵镇人民政府 | 关 键 词:通知 | |
文 号:郑发〔2016〕23号 | 成文日期:2016-10-21 | 发布日期:2016-10-24 |
体 裁:通知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各办(站、所),镇直各单位
现将《郑庵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郑庵镇委员会
郑庵镇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21日
郑庵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根据《郑州市扶贫办、郑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关于调整市级易地搬迁补助标准的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经充分调研台前、黑牛张2个行政村情况,决定对2个村6户、23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为确保我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郑庵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目标任务
2016年,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使全镇2个行政村、6户23名贫困群众得到搬迁安置,彻底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富裕。
二、规划设计
(一)搬迁安置模式选择
1、迁出方式
采取农户为单位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
2、安置方式
2015 -2016年易地搬迁规划选定的1个安置区(福山社区)主要是以本村就近安置为主,实行统规自建的模式。
(二)搬迁村基本情况
我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2个行政村,分别是台前村、黑牛张村,共 6户、23人。涉及搬迁的2个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涉及搬迁的群众文化素质较低,收入不高,居住条件差,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在政府的宣传引导下,群众都很愿意搬迁到新型社区生活。
(三)搬迁户名单
黑牛张村张铁栓,台前村郭秀枝、杨兵申、杨银增、周刘对、陈遂林。
(四)搬迁社区基本情况
我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1个安置区即福山社区,其坐落于郑民高速以南1.5公里,东北与春晖社区相隔0.5公里,总占地1289亩,可安置1866户,8397人。一期已建成房屋1218套(入住265户),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个卫生室,一个垃圾中转站、一个污水处理厂,电缆、有线电视一期已覆盖。另一个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红白理事会、综合服务和文化中心正在建设中。福山社区规划容积率0.56、车位比1.8:1 。福山社区东北有比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西北有汽车博览园区和万邦国际物流中心,为群众生活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五)工程建设周期
本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周期为2015至2016年。
(六)后续产业发展
坚持科技引路,抓好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工作,扶持示范户,培养致富带头人,带领搬迁农民转变观念。依托安置区资源优势,围绕农产品市场,组织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有效地促进迁入地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让搬迁农户通过改变生产经营方式脱贫致富。依托周边产业园,加强搬迁群众知识技能培训,促进群众就近务工。
(七)创新社会管理
自2015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以来,我镇严格按照市、县有关文件规定,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搬迁户住宅建设在遵循群众意愿的同时,按照住宅建设要求,采用砖混结构,统一标准、统一规划、自己建设。单户住宅占地面积控制在0.25亩左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7平方米。通过对旧村庄拆迁及土地使用权置换等多种方式解决群众住宅建设用地和耕地问题,保证群众人均耕地达到1亩以上。在解决好搬迁户住宅和耕地问题的基础上,配套“六通、十有、两集中”:“六通”道路、水、电、天然气、宽带、有线电视;“十有”卫生室、幼儿园和小学、综合服务中心、敬老院,治安管理室,金融网点,邮政所,文体活动中心、科技文化活动中心、连锁超市;“两集中”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彻底改善安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建设内容与投资概算
(一)建设内容
1、住房建设
住宅建设按照“集中连片、合理布局、节约用地、讲求实用”的原则建设,每户宅基地占地0.25亩左右,基本保证迁入群众人均住房面积不小于47平方米。2015-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计划搬迁贫困群众6户,总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
2、供水工程
近几年来,水利部门已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水源、管网均已建成,工程设计的富裕水量,可以满足安置点群众用水的需求,只需延伸管网、配套建设部分检查井、阀门井。
3、供电工程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10KV线路导线选用LGJ-35钢芯铝绞线,0.4KV线路导线选用LGJ-50钢芯铝绞线,2台630KVA变压器。
4、道路建设
新修四级水泥道路15.5公里,其中:对外连接干道0.66公里,住宅区区间道路14.84公里。
5、公共服务设施
新建文化活动中心3615平方米,文化室1536平方米,村卫生室1100平方米,建成污水处理厂1处,另一处正在建设中。
6、配套产业工程
按照经济区域发展、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点的发展思路,目前已入驻我镇汽车博览园区产业项目建设25家,万邦国际物流园区一期和二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期正在建设中为我镇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今年计划对20名搬迁群众进行技术培训,为群众就业提供技术保证。
(二)投资概算
住房建设:根据以前群众建设情况,每套房屋造价13.5万元,现需新建住宅6套,概算投资房屋拆迁81万元。
四、资金筹措与使用
2015-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概算总投资81万元,资金来源为:市级扶贫补助人均住房标准为3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人均不超过2.7万元。县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房屋拆迁补助每户8万元,我镇每户补助5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我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有关单位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的支持力度,积极为易地扶贫搬迁创造良好的环境,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组织实施到位。
2、严格规划设计,精心组织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统一组织,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验收。同时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严格项目建设程序,对因工作失职或指挥调度不当造成工期延长、出现质量事故,达不到预期效益者,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3、采取“整体迁出”和“集中安置”的方式。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坚持政策激励、自主搬迁。充分发挥国家易地搬迁资金激励引导作用,调动广大群众自愿搬迁的积极性,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二)政策保障
1、群众安置用地。搬迁安置点住宅建设用地和耕地合理划拨。
2、群众住房建设。群众建房由安置区统一规划、自己建设。市级扶贫补助每户3万元,县级房屋拆迁补助每户8万元,扶贫补助每户1.5万元,我镇每户补助5万元,保证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
3、搬迁群众户口管理由县易地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造册,确保搬迁户尽快落户。
(三)资金保障
镇易地搬迁领导小组对各部门扶贫资金统一协调,加大整合资金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并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建设自己的家园,确保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