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9137X/2016-00122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荥阳市国土资源局 | 关 键 词:工作动态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6-11-02 | 发布日期:2016-11-02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进一步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市结合本地实际,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决策领导下,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 “十有县”建设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范化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创建工作,根据我市地质灾害点多(100个)、面广(涉及高山、汜水、广武、刘河等11个乡镇100个行政村)的实际情况,每年定时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早安排、早部署,各级部门签定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责任制度。
及时印发《荥阳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各乡镇主要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小组,不定期召开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会议,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二、完善制度,建立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标准化。
按照国家及省国土厅要求,我市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制定了地质灾害调查排查、巡查核查、值班值守、预警预报、信息报送、应急处置等制度。建立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立市、乡镇、村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签订责任书,设立监测点,落实监测人员,制定监测人职责,加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监测人员平时一周一次进行监测,汛期每周2次以上,如遇暴雨,连续降雨及过后一周需每天一次,并做监测记录。
三、加大宣传力度,及时修订应急预案,预警预报、速报制度健全,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化
我市每年组织“4.22”世界地球日等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和街头、集市咨询、散发宣传资料等贴近实际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思,提高群众应对地质灾害防治的能力。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保障。
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制度,荥阳市国土资源局与荥阳市气象局签订合作协议,利用短信平台将本县气象情况发送给乡镇分管领导和国土所负责人,通知监测人员做好地灾防范工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制作了醒目的警示牌,使群众能够及时得到警示信息。制定值班表,严格执行汛期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制度。
通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推进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深化了地质灾害防灾机制,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