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9153X/2016-00160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荥阳市高村乡人民政府 | 关 键 词:工作动态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6-11-04 | 发布日期:2016-11-04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张保英,不安分的热血90后。一毕业就得到令人羡慕的银行工作,优越的环境,稳定的收入和大有可为的前途。但在他看来这样工作无非就是日复一日的用一串串数字衡量世界,定格客户,局限的工作跨度和冰冷的制度框架都让他无比煎熬。不到一年就辞掉工作北上就业,勤奋努力的他在两周时间内因为业绩显著被提拔为部门主管。北京地域辽阔,商场风起云涌,每天都有小公司频频诞生,弯道反超,大公司强势登陆,资本碾压,生活消费方式和投资模式日异月殊。
春秋往复,江河奔流,草木生长,有活力才有生气,这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些变化是机遇也是危机,这个热血青年有了强烈的危机感,每每站在北京创业大街上,他都按耐不住心中的那份波澜暗涌。创业迫在眉睫!夜夜辗转反侧,无数个创业点子在脑海里涌现,但无论心中勾画了什么样的宏伟蓝图,最终脑海里总会浮现家乡山岭翠微叠峦,大河奔流,斜阳红日,鸿雁高飞的蓬勃景象,总也忘不了家乡邙山后的母亲河和大片的石榴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甘甜迷人的石榴圣果让他从小衣食无忧,波澜壮阔的山河让他成为热血沸腾的“榴乡青年”。
恰巧2015年8月回郑州考察项目,机缘巧合和朋友们一起用新潮的理念和商业模式销售家乡的河阴石榴。张保英凭着他敏锐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的营销战略,采用“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产品众筹”“零成本传播,低成本营销”“社群化营销”等方式首试了“互联网 特色农业”,成功打造了小而美的地方农产品品牌“榴颜”,让家乡的河阴石榴产品名噪一时!他通过“互联网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每日的销售额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年销售额达30万左右。
虽然和朋友一起做的“榴颜”销售喜人,但河阴石榴的发展让他倍感焦虑。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日渐重视。粗放的管理、小范围、小集体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形成发展瓶颈,难以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保持领先地位!他认为,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种植方式,统一的市场管理手段才是河阴石榴发展的必要方式
就在这个时候,他参加了乡党委书记李占国在刘沟村召开的河阴石榴电商交流座谈会。讲座上各个青年电商一一分享了自己回乡发展石榴产业的心路历程和挣扎彷徨,他们的青春经历让张保英心中激起共鸣,虽然没有太多的历练和成就可以展示,但都展现出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对青春梦想的无限追求。
渴望分享,渴望交流,渴望发展的他义无反顾的参加了河阴石榴基地青年创业联盟。随后乡党委政府不失时机的把握新机遇和挑战,以无比坚决和包容的心,召集全乡乃至全市发展经济的领头人,共同致力于家乡的建设。“选能人进班子”的号召深深打动了他,主动报名参加,更有幸被选任为官峪村副支部书记。
张保英说:“我的生命历程已被深深的刻上榴乡青年的符号,我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迷人的石榴,发展好它,带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是我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