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91580/2016-00058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计划总结 | |
发布机构:荥阳市刘河镇人民政府 | 关 键 词:综合,政务,计划总结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6-12-09 | 发布日期:2016-12-09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刘河镇位于荥阳市西南部,距市区15公里,镇域面积32.6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2万人,镇域地处浅山丘陵,曾是荥汜抗日县政府所在地,属革命老区。2015年以来,刘河镇党委、政府继续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立足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丰富载体,有力的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先后荣获“郑州市林业生态乡镇”、“郑州市卫生镇”、“省级卫生镇”、郑州市“五好乡镇党委”、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省“清洁家园”活动先进单位、郑州市文明乡镇等称号。全镇15个行政村中有10个行政村先后被评为文明村,3个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4个村被评为郑州市级卫生村。现将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创建文明村镇强大合力。
镇党委、政府始终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促进全镇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是提升全镇形象的基础工程,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创建文明村镇工作顺利进行。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把创建工作做为一项基础大事摆上议事日程,结合“修身行善 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公共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和省级卫生城镇创建复审工作,从思想、组织、措施、投入等方面确保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落实。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副镇长任副组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组织,并设立专门的文明创建办公室,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各项规划和具体实施措施,建立健全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齐抓共管机制,切实做到有人管事和有人干事的工作网络。
(二)加强管理考核,严格责任落实。我镇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到全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并制定了《刘河镇创建文明村镇实施方案》、《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把各项工作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单位、部门、行政村。同时,建立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工作责任制,将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纳入到网格管理中来,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大大调动了全镇各级干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年初我镇隆重召开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把文明村镇创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安排,并通过板报、印发宣传单、组织义务劳动、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文明创建的目的意义,阶段工作要点及要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资源统筹,形成整体合力。为进一步确保创建文明村镇的实效性,我镇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一系列党员志愿服务行动,动员广大党员起到模范带头和表率作用,争当文明创建工作主力军,形成了全镇齐动员、齐参与的良好局面,推动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二、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基础。
刘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生态立镇”、“工业强镇”的工作思路,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止目前已经有51个项目签约或达成投资意向,预计总投资额62.55亿元,其中已经有11个项目正式入驻并落地开工,总投资15亿元,这些项目全部落地达产后预计将提供就业岗位9700个。
(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全镇累计投入大气污染整治资金226万元,全镇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观。同时,积极开展黄标车淘汰工作。截止目前,我镇共累计淘汰黄标车65辆,办理灭失登记136辆,占荥阳市分给我镇任务总数的98%。
(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完成成片造林600亩,中幼林抚育2700亩;在架子沟村建苗木花卉基地800亩;全面完成环翠峪旅游大道绿化升级改造工程。
(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成扶贫搬迁618户,占任务100%;投资12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个,新打机井4眼,硬化村内道路3.5公里,完成农田水利项目4个,实施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4个,完成雨露计划培训800人,脱贫人口4282人。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我镇结合省级卫生镇创建复审工作,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形象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把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积极做好垃圾清运工作。今年以来,投资300万元对全镇人居环境进行全面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拓展活动载体,深化基层文明建设。
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把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做为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以“文明单位评选”、“文明农户评选”、举办“道德讲堂”、“平安乡镇创建”、“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公民素质提升工程等一系列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文明创建内容,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道德教育,提升群众素质。坚持不懈抓教育,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入村宣讲、组织考试等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镇人民;坚持突出公民道德教育,使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学规范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坚持科技文化引领,充分发挥文化中心、农业技术培训班、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等阵地,广泛开展科学思想、技术培训教育,在全镇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通过深入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杜绝邪教活动的滋生蔓延;坚持文明评比活动,选树精神文明典型,弘扬社会新风尚。
(二)坚持移风易俗,树立正确风尚。坚持在全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爱国卫生清洁月”、“清洁家园”、“婚育新风进万家”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各行政村推行红白理事会制度,搞好移风易俗,各村各单位分别制定村规民约,市民文明公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的社会新风;在全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洁家园行动,人人讲卫生,讲文明,农村卫生环境得到极大改观;在全镇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等婚育新风,积极为残疾人搞好服务。继续开展社会救助、全民慈善活动。救助困难学生75人,救助资金35万元;认真开展全民慈善日活动,募集社会各界慈善资金1.6万元。
(三)丰富文体活动,举办“道德讲堂”。认真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为小寨、安上等6个村免费安装宽带,为镇综合文化站安装配备健身器材10余套;定期组织开展书画、狮舞、戏曲、气功等文体比赛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推荐评议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全镇开设道德讲堂,开展各行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教育,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集小善为大善、集小德为大德,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全年全镇开办道德讲堂22期,收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四)抓好平安创建,力促社会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更是文明和谐的基本要求。一是扎实做好平安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指数。不断加大技防设施投入,在镇区重要部位安装高清监控6个,各行政村均安装技防大喇叭,保持信息畅通,治安防范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二是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化解信访积案,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三是不断加强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党政领导接访、下访和包案责任制。2015年以来,全镇没有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和信访案件发生,无“黄、赌、毒”现象,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五)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和“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新发展党员21人;着力打造王河村、任洼村两个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提升整体党建工作新水平;抓好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加大对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力度,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大力倡导“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在机关各处悬挂以“修身行善,明礼守法”为主题的各类展板60余福,打造机关文化长廊;成功举办刘河镇“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广场舞大赛和百姓宣讲直通车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不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进一步巩固省级文明镇的创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