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667212626/2016-00137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计划总结 | |
发布机构:荥阳市环翠峪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 关 键 词:计划总结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6-12-19 | 发布日期:2016-12-19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今年以来,环翠峪景区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指导下,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生态文明景区建设为核心,以景区开发和扶贫攻坚为重点,找准结合点,力求新突破,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已完成财政收入184万元,引进域外境内资金任务4700万元。
一、2016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贴心服务,加快推进景区建设进程。
环翠峪扶贫搬迁社区(一期)进展顺利,规划设计建设5栋27层高层住宅,户型分别为9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两种,总建筑面积80786.06平方米,可安置搬迁群众515户、1648人,项目计划总投资2.1亿元,截至目前,主体工程全部封顶,二次结构、内外粉刷、地库建设工程也已完工,内外配套工程正在施工,预计春节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项目计划投资8亿元,已列入政府日常议事日程,正在积极对接社区建设前期的土地划拨工作。
(二) 以点带面,有的放矢地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一进行入户调查,就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年龄结构、致贫原因等多方面进行了解,逐户逐人列出脱贫举措,安排管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分包,并与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形成无缝对接。采取安排管委保洁员公益性岗位、提供帮扶资金、对在校大中专学生贫困户提供假期工作岗位、协调落实民政兜底政策等措施实现脱贫。截止目前,现有16户贫困户、45口人已达到脱贫标准。
(三)不断加快景区开发进度,积极开展景区推介活动。
高标定位,精心规划,荥阳市西南片区旅游总体概念性规划已基本完成,正在筹备进行评审。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投资242万元的景区主干道修复工程顺利完工,“柿海升平”旅游环道建设进展顺利,道路路基已完工。对景区内所有临崖临水公路排查登记,申请资金在王庄至落鹤涧临水临崖路段修建混凝土防护墩668个、其它次干道上设置广角镜、限速、防坠石、等交通标志120个。规划设计并建设2座2星级公厕,映翠湖公厕已经完成,等待验收;梅山瀑布公厕准备开工建设。积极开展景区推介活动,顺利举办第十九届杏花会、第二届中国嫘祖文化节和第十九届红叶节,组团参加新郑黄帝拜祖大典,修订环翠峪旅游宣传片,参与5.19旅游日等宣传活动,借助“环翠峪景区”微信公众号和网络媒体,不断提升景区形象和知名度。2016年,景区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上半年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无一例游客投诉事件。
(四)进一步抓好“三农”各项工作,确保农民增收。
农业生产方面。完成春季“一喷三防”面积2500亩,完成二郎庙、杏花、环翠峪、司庄等四个村12个村民组油菜种植面积277.3亩的补贴发放,推广谷子、红薯等秋杂种植面积500亩,“三夏”、“三秋”期间基本实现了辖区内“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的目标。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完成农民专业社登记、备案5家,完成司庄村核桃专业合作社申报产业扶持项目建设,积极创建千亩核桃种植产业园。
水利方面。二郎庙社区供水井、司庄机井后期管理进入常态化,做好供水设施维护及日常管理,确保用水供应。完成辖区7处7套山洪灾害图像监测设备、8处11块山洪灾害宣传版面、26处山洪灾害易发区警示牌设置安装。协助做好汜河源头治理工程施工,完成河道治理、护坡施工。协助市水务局编制 “十三五”水利规划,将环翠峪辖区二郎庙山洪沟和东沟山洪沟治理列入规划。
林业方面。荥阳市浮戏山森林健康养生园项目,目前项目整体实施方案已制定,相关土地、规划、环保证明已出具,待市政府资金承诺书到位后可立项实施。完成人工造林300亩,中幼林抚育1000亩,低效林改造492.8亩。2016年森林管护面积29200亩,确保生态公益林面积没有减少。强化火源管理,认真搞好森林防火宣传和防火知识的普及,组织护林员对重点地段的林地所在地点、所属户主进行查实登记,减少农户烧田坎草、等野外用火和田间作业,2016年,景区无火情发生。
(五)完善机制,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治。
不断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成立景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环翠峪景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环翠峪景区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办法》,实行责任分包捆绑制度,坚持垃圾日产日清,每天洒水2次,彻底治理了道路扬尘。先后投入资金2万多元,投入劳动力600余人次,全面清理景区河道、村组道路、村庄、坑塘及村周边所有积存垃圾,治理乱堆乱放,清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60余吨、清理树木200株,柴草垛50个。强化监督考评机制,组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大气污染防治评比一次。
(六)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高度重视民政工作,为贫困户发放救灾面粉1.3万斤、衣被130条、发放救灾款1.5万元。为19名精神病患者办理每月补助100元的享受待遇,为残疾人发放3辆轮椅,排查登记造册残疾人补助12人,登记造册残疾人低保151人,完成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协同慈善机构慰问困境儿童2名发放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对优抚对象进行了核查、复查、优抚金调增及时造册发放优抚对象抚恤金。农村低保实行了动态管理,核减低保对象16人。新增低保11户。为14户解决医疗救助金9500元。完成645户879人农村低保户信息录入工作。为扶贫搬迁至南苑春光群众解决城镇低保7户8人。新批五保对象3人,现有散养五保对象44人、及时发放五保资金。完成留守儿童、老人排查工作。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使贫困学生能上学。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养老保险筹资1830人,缴费18.73万元,新型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8%。认真开展计生各项优惠政策人员的摸底上报工作,对享受其他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301人进行审核把关上报。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为育龄群众免费即时办理一二孩生育服务证43个。开展国家人口计生数据信息核查工作,共核查数据460项,保证了出生数据信息核查、婚姻数据信息核查、实际居住地信息核查达到100%。组织景区党员干部签订非法集资承诺书60余份,发放宣传页300余份,提高了景区群众的防范意识。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关系良性互动。
一是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规范提升网格化管理工作。围绕“一个机制、两项制度、三个平台”建设,持续推动条块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平台采集、办理各类2904件,其中社情问题2149件,台账问题755件,办结率分别为99.02%和99.07%,环翠峪景区在长效机制月考核中三次获得全市第一名、三次获得全市第二名。二是加大社会治安防范力度,全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极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三是狠抓“五项机制”,推动信访疑难案件有效解决,妥善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四是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狠抓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上半年无安全事故的发生。
(八)加固基层战斗堡垒,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积极参与市县乡三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产生出席荥阳市党代会代表5名。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学习活动,为全景区345名党员发放党章、党规、党徽和系列讲话丛书,达到人手一套;开展书记讲党课活动,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对照党章和廉洁自律条例,撰写心得体会,查摆自身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为景区各支部统一制作党员志愿者旗帜10面,集中开展“服务三夏”、端午节慰问、爱心帮扶贫困户等志愿者活动260人次,帮助群众抢收抢种、为贫困户送米送面、帮助景区群众销售杏、桃、蜂蜜、鸡蛋等农产品;协调市盐业局在嫘祖广场开展“坚持科学补碘、建设健康中国”宣讲活动,帮助群众识别假盐;采取“领导带学、支部领学、干部帮学、骨干送学”四种形式,积极开展“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我是党员我承诺,两学一做见行动”承诺践诺活动和“全体党员进党校”素能提升培训班等学习教育活动;采用“互联网 党建”模式,通过“环翠峪风景区”微信公众号、“红色环翠峪”微信交流群和荥阳党建网,为全体党员提供 “两学一做”实时交流的平台,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面向全体、取得实效。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进一步严把党员“入口关”,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培养一批有致富带富能力的人入党,为2017年的换届做准备。积极开展“修身行善 明礼守法”全民行动,更新完善游客中心、管委门口、八路军后方医院、二郎庙停车场、落鹤涧停车场及景区主干道大型宣传版面,将八路军后方医院作为环翠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百姓宣讲直通车活动三期。扎实开展基层武装工作,建立40人民兵分队,投资16.8万元建设装备库并投入使用。
(九)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河南省委、郑州市委、荥阳市委具体要求,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和利民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真正实现工作重心在基层、为民服务在基层、科学发展在基层;持续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推动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坚决落实《荥阳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依法依规配备办公用房,严格办公用房管理,杜绝超范围占用、超面积使用办公用房;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在辖区内开展“树良好家风,促廉洁从政”活动,充分挖掘辖区古今优秀家风,并收集整理,评选出“安贫乐道的古橿精神”“贤孝可风”(现代版家风)两则,上报至市家风办,开展以“树良好家风,促廉洁从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经过评选向市家风办上报优秀稿件两篇。2016年1月以来,约谈相关领导干部,完成自办案件一件。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今年以来,环翠峪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但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发展进程不够快。一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耕地少、耕作方式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低;二是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景区人气还不够旺;三是站位全局的“泛环翠峪”景区规划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考察论证,与环翠峪景区亟待发展的饥渴感构成矛盾。
(二)扶贫开发等民生工程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一是农村老人、儿童留守,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且返乡意愿淡化,空巢老人问题严重;二是产业扶贫项目较少,山区群众就业依然得不到保障;三是生产生活成本提高,脱贫群众因病返贫问题依然存在。
(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前期景区建设中出现的原二郎庙社区遗留问题依然存在,在景区整体规划完成并投入实施之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还会存在。
三、2017年工作谋划
2016年景区工作思路是:坚持“一个目标”、抓好“两个重点”、建设“三个景区”。坚持一个目标,就是要从实现景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统筹协调、联合协作、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景区构建。抓好两个重点,一是要进一步抓实、抓好景区扶贫搬迁社区建设,确保二期安置房开工,启动安置房分配和群众易地搬迁;二是要进一步做大、做精景区旅游开发,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带动景区产业扶贫的“中流砥柱”。建设三个景区,一是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做好景区整体规划,建设绿色景区;二是深度传承历史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人文景区;三是不断改善发展环境,抓好农民增收,建设和谐景区。
一是在党的建设上下功夫。加固基层战斗堡垒,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三会一课”制度、村委班子值班制度,“三会一课”必须按规定如期召开,不得敷衍塞责,村委值班制度必须落实,要求办公室场所干净明亮、值班表排列清楚。今年建设1个“党建示范点”以上党组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部法规,持续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推动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做好党建保民生。继续深入宣传全面二孩政策,深入推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落实各级奖励扶助政策,计划生育率提高并巩固在90%以上。进一步抓好民政、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工作。抓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整治工作,真正做到应保尽保,不断完善农村五保村建设工作。继续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经常性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关系良性互动。持续规范提升网格化管理工作,继续加大社会治安防范力度,全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推动信访疑难案件有效解决,妥善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是在旅游开发上下功夫。抓好景区项目建设。完成“柿海升平”旅游环道建设,确保森林康养园项目、梅山瀑布星级厕所开工建设。继续加大景区规划和推介力度。积极协调荥阳西南片区旅游总体规划早日通过评审并付诸实施;积极筹备“杏花会”、“红叶节”和“嫘祖文化节”;组织好旅游推介活动。抓好农业开发各项工作。积极抓好春秋两季农田管理,引导群众进行油菜花、南瓜等景观种植,扎实做好夏季防汛、“三夏”“三秋”秸秆禁烧、冬季防火等工作。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健全管理长效机制,强化监督问责,加强对大气污染及环境卫生的宣传和监督工作,通过开展美化亮化工程,确保景区干净整洁。
三是在巩固扶贫效果上下功夫。尽快启动景区群众搬迁,加快景区扶贫搬迁进度。在2016年完成16户46人脱贫任务的基础上,巩固扶贫效果,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继续培育柿子、核桃、蜂蜜等特色种养业,借助景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有限范围内增加群众收入。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加快“打造郑西新城、建设和美荥阳,实现两个率先”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