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91257/2017-00019 | 主题分类: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水利、粮食/粮食/业务信息/其他 | |
发布机构:荥阳市粮食局 | 关 键 词:农业,粮食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7-01-16 | 发布日期:2017-01-16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7日在京召开,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在会议上晒出了2016年中国粮食流通工作的成绩单,并对2017年做好粮食流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6年,南方遭遇了1998年以来的特大洪涝;东北和华东的超强台风,局部地区的地震,都给粮食收购、储存、供应带来了严重困难。 徐鸣指出,粮食系统的同志迎难而上,有效应对,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粮安工程”极大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省长责任制强化了粮食安全的制度保障;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开拓了粮食工作的新空间;深化改革为粮食流通工作增添了新的动力。 据了解,“粮安工程”去年投资53.7亿元,加上前3年中央投资累计达300多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配套投资近1000亿元,极大改善了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条件。 目前,粮食形势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流通能力显著提升,为今后的粮食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宽松环境,但粮食高库存、供需结构的不匹配对粮食行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徐鸣指出,从生产看,粮食生产连获丰收,但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流通看,粮食供应充足,但“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的“三高”压力沉重;从消费看,城乡居民粮食消费需求加快升级,但绿色优质粮油供给不足;从改革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但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相比依然任重道远;从开放看,国内外市场加速融合有利于我们利用国际资源,但外部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粮食流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 徐鸣强调,2017年,做好粮食流通工作,要切实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粮食工作的主线,扎实有效推进收储制度改革,加快玉米“去库存”,切实增加有效供给,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在深化改革中完善粮食市场调控体系,完善粮情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储备粮吞吐调节机制,建立市场化收购资金保障机制,加强产销衔接,建立粮食运输协调机制;强化粮食市场监管推进依法管粮;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风险底线,确保不发生大面积“卖粮难”,确保储粮安全,确保质量安全,确保不断档脱销。 明确了2017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攻方向,还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徐鸣强调,要在七个方面精准发力: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广覆盖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网,建设智能粮库,打通粮食物流节点,构建全国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完善两级储备协同运作机制,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 来源:中国科技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