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发改委关于中牟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 引 号:747414674/2017-00035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督/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业务信息
发布机构:中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 键 词: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文    号成文日期:2017-03-16发布日期:2017-03-17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中牟县发改委关于中牟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中牟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年3月16日在中牟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中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於红太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建成“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环境优美、社会和谐”都市型田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强力推进“156”重点工程建设,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政策措施,锐意进取、精准发力,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初步预计,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9亿元,同比增长10.1%。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7.6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6亿元,同比增长2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6亿元,增长2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6.2亿元,同比增长12.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520亿元,比年初增长了32.6%;贷款余额达253.9亿元,比年初增长了3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66元,同比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1元,同比增长9%。

(二)产业发展水平取得新提升

依托汽车产业集聚区、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三个园区,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三产比例由2015年底的8.7:39.5:51.8调整为2016年的8.3:34.9:56.8。

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电池、电控等新能源相关产业链项目落地开工。郑州日产、郑州比克新能源2家企业被列入郑州市工业企业战略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汽车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165亿元,总产值1065亿元,增加值完成190亿元,生产整车15万辆。日产20万辆扩能、比克电池扩能等8个项目实现投产,新开工济宁高科等25个项目。集聚区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谐园区、智慧园区,并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公告目录。

服务业发展提档增效。2016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86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7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速,海宁皮革城、杉杉奥特莱斯等项目开业迎宾;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完成投资120亿元,实际利用市外资金50亿元;在建项目达到21个,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亿元;成功签约韩国泰迪熊、王潮歌实景演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为我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205.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达150.6亿元。

现代农业基础日益巩固。不断完善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投资2.3亿元,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万亩。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3家,新增家庭农场5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规范合作社35家,连续24届获得省“红旗渠精神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6个,成功举办第三届农业嘉年华和第十二届中牟“西瓜节”。万邦国际物流城交易量达1800万吨、交易额突破850亿元,带动周边业务收入10亿元。“互联网 智慧农业创业园”项目获批,农产品网上营销网络基本形成。

(三)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坚持把加快项目建设、持续改革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作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

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大力实施“156”重点工程,严格落实“周例会、旬通报、月观摩、季讲评、年考核”工作机制,依托重点工程指挥部和产业项目服务部,重点抓好10个超亿元政府投资工程和20个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56”工程整体推进情况良好,全年完成投资365.5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26个,完成投资162.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2%,在全市考核中位居郑州市5县(市)区及上街区第1名。全县重点项目145个(含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8.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6%。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深入实施“五单一网”改革,梳理完成权责事项7592项、公共服务事项401项,并通过市级审核。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现便民服务网点覆盖率、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申报率“3个100%”;各项改革深入开展,其中医改工作受到上级充分认可肯定,走在全国前列。“双创”效应不断显现,全面加快2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已签约8个项目、5个创新团队。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年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1亿元。实施“千人聚才计划”,以政府担保、贴息贷款等模式,积极引进各类创业团队,打造大学生“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基地。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围绕三大主导产业,以产业集聚区为招商载体,坚持集群式招商、产业链式承接,持续增强内外联动发展能力。成功承办郑州第二届创新创业大会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专场会。2016年,全县登记备案项206个,新签约郑州中国文谷、砂之船奥特莱斯等项目63个,协议资金82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1个。引进域外境内资金96.6亿元,引进省外境内资金86.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63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达2.7亿美元。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城镇化建设带动作用,提质扩面,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提升至48.3%,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规划体系不断健全。编制完成全省首例县域城乡总体规划。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农村建设等总体规划已通过评审,编制完成综合交通、综合管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强化规划管理,持续开展“双违”整治,城乡建设秩序进一步规范。

社区建设不断加快。累计启动新型社区建设项目57个,开工安置房1380万平方米,建成420万平方米,回迁群众5.4万人。不断完善社区配套,建成基础设施项目19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86个。

路网体系不断完善。34项路网建设任务已全部启动,新建城乡道路194公里,正商路、桂花路等11条道路建成通车;机西高速二期、G107东移一期、G310南移等4条国省干线正加快建设。全县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261公里。

(五)生态文明建设强力实施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努力打造美丽中牟。

节能减排稳步推进。积极开展能源结构调整,大力推动、鼓励和培育新能源项目建设。组织重点耗能企业编制完成年度节能自查报告。组织开展了以“节能领跑、绿色发展”为主题的节能宣传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市定责任目标。

积极实施“蓝天”工程。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活动,拆除燃煤锅炉128台、淘汰黄标车306辆。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16.8平方公里;严格落实机动车安检环检“两检合一”,加大扬尘污染治理力度,强化PM2.5监测,大气质量排名连续位居郑州市前两位。

加快推进“碧水”工程。编制完成生态水系管护办法,强化生态水系建设,贾鲁河生态水系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障,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积极推进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水污染物达标排放。

扎实推进“绿地”工程。编制完成中牟县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推动生态廊道建设快速推进。完成投资4.1亿元,建设生态廊道17条38公里、新增绿化面积2430亩。营造完成生态林1.7万亩,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149.1%。

(六)社会民生事业稳步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完善民生保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民生投入持续加大。以民生实事为重点,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达55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8.9%。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农村安全饮水管网延伸工程全部开工;新增停车位4500个,城区停车难问题逐步缓解;年满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政策全面实施,其他实事全部完成。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完成投资5.8亿元,建成10所中小学,新增学位2.4万个。整合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撤销农村教学点30个。就业工作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366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401人;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2045万元。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效初显,积极做好“先住院后付费”、分级诊疗等工作;参合人数达到44.4万人,参合率达99.98%。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开展“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496场、周末文化广场活动60场;组织举办元宵节民间文艺大赛、“庆五一”等文化活动,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继续实施图书借阅“一卡通”,接待读者17万人次,借阅图书20.7万册次。

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中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二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工业发展尚需提质增效,现有企业转型升级乏力;文化创意旅游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现代都市农业正处于探索融合发展阶段,传统农业比重依然较高。三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仍然繁重,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与人民期待仍有一定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2017年是推进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新的一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着力提升“三大主导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开放创新水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力增强人民群众福祉,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跻身全国百强县、建成都市型田园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考量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因素,建议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

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0亿元,增长10%左右;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0亿元,增长8.5%左右;

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5亿元,增长20%以上;

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8亿元,增长15%以上;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0亿元,增长12%以上;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

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

8.人口自然增长率完成市下达目标;

9.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

三、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实现201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将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释放发展动能的关键举措。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探索推进县域“多规合一”,积极推动《中牟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组织编制文创园道路管线综合规划、文汇路跨石沟互通立交等13个专项规划,实现2017年底总体城市设计全覆盖。二是完善交通路网体系,新建续建豫兴大道、福林路等城乡道路18条、农村公路13条,总里程达84.3公里;确保中兴路、广惠街2个铁路立交桥建成通车;配合做好G107东移、G310南移、官渡黄河大桥建设工作。三是扎实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坚持“以建为主、以建带拆”,新建、续建安置房1200万平方米,启动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项目45项,建成区域基础设施29项,回迁群众5.9万人。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三大主导产业,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做强现代工业,依托汽车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尤其要抓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的科技型企业,确保河南国能、红宇扩能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年整车产量突破16万台,园区实现总产值1200亿元;加快汽车后市场服务业博览园建设,力争全年入驻商户1000家,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二是做大现代服务业,围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依托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全域旅游,新建、续建迪美、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等重点产业项目32个,力争华强四期中华复兴之路、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一期、长城书画院等项目年底前投入使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亿元。三是做优现代都市农业,依托中牟现代农业示范区,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建成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3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家,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新建家庭农场10家。加快万邦农产品物流城四期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流通、集散能力,力争实现年交易量2000万吨,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三)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坚持以项目建设、改革创新、开放招商为抓手,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活力。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156”重点工程建设,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确保一季度完成“两个80%”任务;坚持加大督查、观摩、考评力度,力争全年投资达600亿元以上。二是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继续实施“五单一网”改革,持续落实政务服务“四级联动”,探索实施“一口受理”政务服务新模式,健全县域便民服务系统。认真做好第二轮公车改革工作,加快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力争2017年上半年投入运营。三是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2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及3个园区孵化器建设;力争年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企业1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前20强企业,持续开展以商招商、延链补链招商,着力通过招大引强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力争新签约项目50个,协议资金900亿元;引进域外境内资金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

(四)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坚持把良好的生态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着力加快森林、流域、农田、城市等生态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一是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强化燃煤污染控制、突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为重点,加快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持续开展燃煤锅炉拆改工作,加大对黄标车治理力度,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二是切实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企业行业专项整治,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和环境管理,确保水质达标率100%;完成贾鲁河治理二期工程和中央公园水系建设。三是持续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持续实施“绿地”工程,全力推动生态廊道绿化,建设廊道18条,7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8590亩,营造生态林1.1万亩;实施湿地保护和建设项目4个。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实施好重点民生实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现实获得感。一是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9所,新增学位1.6万个;全面完成“撤点并校”任务,逐步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二是稳定扩大就业,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群体的扶持力度,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00人。三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做好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加快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征缴范围,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工作,推进社会救助和扶贫制度有效衔接,落实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切实兜住困难群众民生底线。五是创新社会治理,严格依法行政,落实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防、地方病与慢性病防治等工作。

各位代表,做好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乘势而上,为率先建成“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都市型田园城市而努力奋斗!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