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原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索引号:005267062/2017-00003
  • 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督/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业务信息
  • 发布机构:中原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 关键词:国民经济,计划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7-03-20
  • 发布日期:2017-03-20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关于中原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中原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年3月14日在中原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中原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局长  牛振军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经济转型期的关键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区上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指导下,始终把确保经济平稳增长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开放创新,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353.4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57.2亿元,同比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5亿元,同比增长5.01%(按“营改增”同比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3.5亿元,同比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7亿元,同比增长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8.6亿元,同比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314元和19617元,同比分别增长7.0%和7.6%。三次产业比为0.1:27.1:72.8。

           (一)求突破,新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全面加快。中原新区:全年共批回建设用地4773亩,实现供地977亩。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南部片区已开工16条道路中有10条具备通车条件,中部片区有3条道路开工建设;紫藤变电站主体已完工;须水河生态水系建设工程一期已进场施工,二期正在拆迁和施工图设计。重点项目扎实推进,锦艺国际轻纺城、中国中部纺织服装品牌中心建成运营,金马凯旋家居CBD(一期)建成开业,大中原汽车物流港一期试营业,中机六院高科技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常西湖新区:已申请编制控规的地块基本实现全覆盖;秀水河已进场施工,九曲莲湖规划设计方案已完成;先后开工建设了站前大道、雪松路等15条道路,文绣、胜利、兴国路东段(公务员小区段)和凯旋路已实现通车,兴国路隧道和市民大道隧道主体完工,地下交通环廊和综合管廊中、北环廊主体已完工;“四个中心”项目全面开工;市政务服务中心项目一期已封顶;十栋商务楼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原区特色商业区:中原互联网创意产业园已投入使用,建立企业创意创新服务中心,设立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等三大服务平台,引进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祥明教授领衔的无人机智能复合防控系统和法国里尔大学王泽峰教授的智能助力骨骼项目入驻;卡莱顿大酒店正式营业;被河南省政府授予“2015年度河南省十强服务业两区”,在全市率先被评为 “河南省三星级服务业两区”,现代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二)强基础,全域城市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完成了三十里铺、须水等剩余6个村庄的拆迁,全区村庄拆迁工作基本完成。二是安置房建设有序推进。全年新开工马庄、白寨等10个安置房项目,续建孙庄、林山寨等18个项目,西十里铺、郭闫庄等24个未开工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快速推进。三是实施精益求精、常态长效的精细化管理。完成了文化宫路、伊河路和协作路3条病害道路大修改造;对友爱路、前进路等道路加装硬隔离8757米、阻车桩1246个;提速“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新建5个,提升改造12个,正在建设6个。

           (三)增活力,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严格实行“五个一”(即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责任制,按照“四个一批”(即开工一批、续建一批、投产一批、谋划一批)梯次推进格局,推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达产、早见效。23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580.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1.76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07.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7.5%。56个区重点项目,总投资1865.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5.69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5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00.4%。

           (四)添动力,开放创新双驱动深入推进。一是强化招大引强。与华侨城集团签订总投资额500亿元以上的中原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合作协议,推动河南国创公司与杭州新天地集团签订二砂文创广场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重庆金科集团开发南部片区,全年全区新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795.9亿元。二是深化“双创”工作。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政策,通过政府主导、政企合作、政校合作等模式,“引凤筑巢”、放大资源、引领创新,全年建成创新创业载体10个,运营7个。全年引进创业团队38个,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等6个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入选“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

           (五)优生态,城区环境不断改善。坚持科学治理,精准治理,积极创新治理方式,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整治、考核办法、问责办法等文件。累计投入1.68亿元,完成防尘网覆盖3000多万平方米,工地绿化、硬化约240万平方米,各类工地基本整治达标。以道路“无尘化”为目标,不断削减道路扬尘,按照“以克论净”标准,实行道路精细化清扫保洁,扩大机械化清扫范围,增加洒水吸尘频次,全区机械化清扫冲洗率提升至85%。扩面推广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加大散煤污染源治理,深入推进油气回收改造,持续推进黄标车淘汰,全年优良天数达143天,PM10、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6.9%和14%。陇海快速路生态廊道、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示范段、铁路沿线绿化工程有序推进,全年累计新增绿地81万平方米。加强对公园游园内的公共设施、苗木管养管护力度,绚丽星空和嵩山秋色2个游园建成开放;新建公厕15座,垃圾中转站2座。

           (六)惠民生,社会发展保持和谐稳定。不断加大财政倾斜力度。新建中小学、幼儿园7所,其中外国语小学、伏牛路第四小学和建设路第二小学(西校区)3所已投入使用,郑州市第90中学、中原区观澜小学和金田路第二幼儿园主体已完工。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5659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5%。救助城乡低保家庭1374户、1902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文化演出。131个有物业管理小区812个电动车库(棚)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停车场101处、停车泊位27188个。

           2016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实现平稳增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不优、转型不足。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集群只是空间上集聚,真正资源共享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还有待提升。二是创新基础相对薄弱,高层次的科教机构和创新型、开放型人才相对不足。三是环境污染、民生保障和稳定问题压力还比较大。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7年是我区新三年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区建设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出形象、出效果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深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和“奋发有为”总要求,抢抓六大国家发展战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三大机遇”,按照“一核两轴三区多点”的发展路径,突出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打造、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四个优先”,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为加快以全域城市化和城市国际化“两化建设”为统领的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7.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基本同步;

           节能减排、环保等约束性指标完成郑州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聚焦新区建设,着力提升品质。中原新区:一是突出安置房建设。桐树王安置区实现村民回迁;马庄、白家庄等11个安置区开工建设。二是突出产业项目建设。锦艺国际轻纺城(三期)、中国中部纺织服装品牌中心投入运营;加快河南安德科技产业园、瑞弛皮草等项目建设;做好中原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欢乐谷主题公园、欢乐海岸项目开工建设。三是突出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常西湖新区:一是加强与市“四个中心”指挥部沟通对接,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切实保障施工环境。力争十栋商务楼全部开工建设,加快九曲莲湖周边商业用地包装推介力度,积极谋划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周边产业业态布局。二是推进区域配套设施和生态绿化水系建设。南部片区:借助贾鲁河水轴、绿轴,着力打造市民休闲、生态旅游、亲水体验、健康养生的生态休闲小镇。

           (二)聚焦强投资、调结构,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做好项目跟踪服务,提高项目落地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加快推进康泰养老、贾鲁小镇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2017年我区第一批省、市重点项目22个(省重点20个,市重点2个),总投资1298亿元,确保全年新开工3个,竣工1个,完成投资193亿元。二是抓招商引资,围绕主导产业梳理谋划项目,盯紧盯牢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市场高成长力的“四力”型项目,积极谋划引进外阜企业、豫商企业在我区设立总部,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实验室、知名高校等在我区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对接宝能等一批在谈谋划项目,推动广州无线电集团区域性总部、麦德龙等项目早日落地,力争年底前“四力”型项目签约5个,开工3个,引进域外境内资金170亿元。三是抓新经济培育,加快推进二砂文化创意广场等一批“文化创意 ”项目建设,做好总部(楼宇)经济、数字经济、健康经济的文章,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引领产业转型。

           (三)聚焦基础建设,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是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全面梳理、集中解决未开工安置房规划方案、土地报批、手续办理等问题,确保剩余24个安置房项目全部开工,加快桐树王、卧龙岗等13个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实现回迁。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区新开工建设道路67条,常西湖新区市民大道、胜利路等11条道路建成,兴国路隧道、市民大道隧道完工,地下交通环廊及综合管廊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中原新区南部片区路网基本成形,水电气暖配套完善。启动桐柏变电站、传媒变电站等7座变电站建设。三是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完成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和铁路沿线绿化,开工建设常州路、文博大道等3条生态廊道,新建鹤山公园等11座公园,3个区级游园,全年新增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四是全力推进生态水系建设。加快“两纵两横六湖一库”生态水系建设,年底前开挖太极湖,须水河一期工程、秀水河、九曲莲湖河道及绿化景观基本完成,须水河二期工程、市民湖启动景观绿化,完成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景观绿化。五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对计划路等11条道路大中修,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新建垃圾中转站2座、公厕15座,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100个。

           (四)聚焦民生事业,确保社会和谐发展。深入做好社会托底工作,实现低保对象、低收入困难群体救助全覆盖。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完善以创业带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1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快完善教育、医疗、养老设施布局,新建锦江小学等3所中小学,新增学位4200个,续建郑州第80中学等15所中小学、幼儿园;积极谋划建设中原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推进中原新区、常西湖新区范围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年底前中原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体完工。切实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着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扬尘治理工作,确保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控制在136、74微克每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达到195天以上。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宏大愿景而不懈奋斗。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