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6526842X/2017-00047 | 主题分类: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业务信息/食品药品安全消费 | |
发布机构:郑东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关 键 词:市场,食品药品,消费警示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7-04-14 | 发布日期:2017-04-14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在我国,公众对于“独立第三方”有谜一样的期待感。在食品安全领域,搞“独立测评”的公司越来越多,对于五花八门的打分、评级,几乎没有人可以一眼看穿其中的门道。如果你突然面对一个“第三方检验机构”,你怎么知道它是否可信呢?我这里给你提供3条锦囊妙计。
第一,检测数据公开、判定依据公开。不要相信任何不给出检测报告、检测结果的所谓“测评”,各种理由不公开的,比如“我无权公开数据”“我们签了保密协议”等等,或者说“反正公开了你也看不懂”的,都是骗子公司。再专业的测评,总有人看得懂,不公开必有猫腻。越是不可抗拒的理由,猫腻越大。
第二,不要被情怀和温情打动。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测评最终都是要挣钱的,没有例外,无论它是什么商业模式——有的会转向推荐商品或服务,有的是收取广告费、公关费、封口费。为了掩盖这一目的,有的检验机构往往会把自己包装成特有情怀、特别视金钱如粪土的样子。比如会告诉你:“我也是为你好”“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小心一点总没错嘛”等等。
第三,兼听则明。即使第三方检验机构公开了数据和依据,有详细的研判报告,还是要听听从事这一行业的专业人士的评价。尤其不要低估被测评企业的专业水准,他们其实更专业,只不过深处漩涡,总有为自己辩护的嫌疑。如果很多专业人士质疑,“检验机构”还要装出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骗子。(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