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生态建设总体部署,督促推进生态保遗专项工作,6月2日上午,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专题推进会在航空港区苑陵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召开。郑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杨福平和市政府副市长黄卿参加会议并作出重要讲话,会议由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主持,郑州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林业局、水务局、园林局、旅游局等8个相关局委分管领导和管城区、二七区、中原区、惠济区、高新区、郑东新区、经开区、航空港区、新郑市、荥阳市、新密市、登封市等12县(市、区)分管文物工作的政府副职及文物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郑州长期处于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核心区域,文化遗产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在价值、内涵等方面,具有其它省市无法比拟的优势。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珍稀资源,也是郑州城市发展中最具竞争力的文化要素,更是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去年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树立文物保护服务于社会、造福于民众的理念,深入挖掘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资源,延续城市文脉,为生态建设添彩,为城市建设增强文化支撑,决定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建设75处生态遗址公园,2017年基本建成20处(含后增加登封、新密的项目),全力打造具有郑州特点、内涵丰富、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综合体,不断提升郑州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着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具有文化内涵、时代气息的文化名邑,推进文物遗产保护全面融入现代生活,努力实现文物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进。今年2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建设动员部署会议,强调要把生态保遗工程作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形象展示窗口和重要文化品牌,增强郑州的综合承载能力、竞争实力和城市品质。
参加推进会的代表们,首先实地参观考察了苑陵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总体进展和苑陵故城周边发掘情况,所到之处,对苑陵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状况给予高度评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杨福平和市政府副市长黄卿等领导就苑陵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和敲定,并就下一步项目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随后,围绕生态保遗工作与会代表召开了座谈会,会上郑州市文物局副局长王杰汇报2017年17处生态保遗工程项目现场调研情况,各县(市、区)主管领导汇报了辖区内生态保遗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目前,航空港区苑陵故城遗址公园配合园博会,已经基本完成绿化和配套设施建设,初具效果;经开区圃田故城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已完成微地形堆积200万方;郑东新区小营点军台项目方案已完成专家评审,即将进入施工阶段;二七区陈家沟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遗址本体部分已开始清理地表,民俗喜宴项目的古建戏台、花楼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饰装修;惠济区、经开区、航空港区、中原区、管城回族区项目已完成方案编制,其他县市区项目正在编制方案、推进土地调整。
郑州市副市长黄卿表示,苑陵故城遗址公园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对苑陵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作了具体说明,分析了当前全国各大城市及国外生态保遗建设形势。他强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强化规划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三个意识”,即规划要到位,有全局观,有远见;质量要过硬,使用能长久;要精心谋划,注重可持续性,让内容丰富有生命力;做好“三个结合”,即政府和市场结合,政府做好主导,市场化运作;历史与现代结合,不能一味复古,巧妙植入现代元素;保遗工作和保遗创新结合,充分挖掘生态保遗优势。
针对全市生态保遗工程建设下一步工作,郑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杨福平就如何做好生态保遗、加强学习借鉴、搞好规划设计、抬高建设标准、深化文化内涵、拓展开发利用功能等方面,要求各县(市、区)要认真借鉴苑陵故城遗址公园建设的宝贵经验,加快推进本辖区内的生态保遗工程,并提出“四个高度重视”的意见,即要高度重视落实规划引领,严格按标准实施;要高度重视抓好时间节点,加快建设进度;要高度重视深化产业融合,发挥带动作用;要高度重视加强巡查指导,保障任务落实。
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就下一步如何领会市委市的决策部署和意图,贯彻落实好会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杨福平“四个高度重视”和副市长黄卿“三个意识、三个结合”的讲话精神,强调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要做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思想上要提高认识、行动上要加快实施、成效上要抓好监督,统筹谋划,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推进2017年度全市生态保遗工程建设目标早日实现,让更多的遗产保护成果服务社会、福祉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