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以来,桐柏路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将压力当动力,把辖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作为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誓为辖区群众创造一个优美宜居环境。
一、高度重视。一是强化责任。街道上下一心,集中全办人力物力,做到资金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制度到位。坚持把“失职追责”放到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同等的高度,出台专门文件再次明确各个工地分包责任领导及分包责任人,谁出问题谁受责。二是强化措施。设置大气污染治理办公室,配备专用执法记录仪及大气扬尘机动巡逻车,聘请人员成立了1支60余人的机动队和执法中队负责辖区的门店油烟、楼院垃圾等方面的治理工作。三是强化督查。与辖区工地均签订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承诺书》,落实“三员”现场管理,定期召开工地负责人及“三员”人员会议,及时通报工作开展情况。
二、严抓标准。街道紧扣《中原区工地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标准》,按照重落实、抓执行、求实效的工作方法,高标准治理工地扬尘污染,严格按照“7个100%”和精品工地建筑标准开展治理工作,全方位要求各工地实行高空喷淋、黄土绿化、空地硬化等工地扬尘治理硬性标准,安排专人全天值守、督查。按照不达标准决不开工的要求,使施工方清醒地意识到,工地治理已经到了不是势在必行而是不达标坚决不行的地步。截至目前,街道已向辖区各工地下达涉及黄土裸露、湿法作业、地面硬化、物料堆放、卫生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整改通知单200余份。
三、确保落实。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效率。街道建立工地微信群,由街道党政一把手亲自参与,每天将主要领导、大气办、机动组等督查的情况、发现的问题随时曝光到群里,由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认领问题,将整改情况再通过微信群反馈回来。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管控,切实做到“六个到位”、“两个禁止”落到实处。3月份,街道投入5万余元,启动“互联网 工地”,对辖区内14个工地安装了实时监控设备,实现街道对工地的“点对面”无死角动态精准监管。另一方面,街道通过纪检监察室、党政办、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网格办等对各社区(村)、网格人员、科室分包人员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查,以简报形式通报督查结果。使整个街道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人人参与、事事清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