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83652/2017-00069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通知公告 | |
发布机构:上街区环境保护局 | 关 键 词:应急预案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7-06-13 | 发布日期:2017-06-13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关于印发《郑州市上街区环境保护局突发
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局属各科室、监察大队、监测站:
现将《郑州市上街区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行。
郑州市上街区环境保护局
2017年6月13日
上街区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妥善处置我区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提高我区环保系统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力争把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使用范围
本预案使用与我区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启动本预案:
(1)因环境污染造成非生产人员伤亡的;
(2)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遭受严重污染的;
(3)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存贮、销售、使用过程中造成突发环境污染的;
(4)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可能造成突发环境污染的;
(5)放射源因丢失、泄漏、被盗造成失控的;
(6)危险废弃物在处置、贮存、运输过程中因非正常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的;
(7)因污染物非正常排放引起纠纷,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8)其他原因造成环境污染的。
1.3 工作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统一指挥、分级相应、运转高效的工作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提高快速反应与应急处置能力,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救援、善后工作。
2.组织机构与职责
上街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是我区环保系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决策领导机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环境监察大队长担任,成员由局机关相关业务科室、监察大队及监测站的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和上街区人民政府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总体要求,在职责范围内开展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环境污染事件处理,组织对污染事件进行评估、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情况。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置组、应急监测组、应急信息组、应急专家组、应急后勤保障组。
2.1 应急处置组
组长由主管污染控制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区环境监察大队长、污染控制科科长、开发监督科科长担任;成员由污染控制科、开发监督科、法制科、区环境监察大队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调查、处置、报告等工作。查明突发环境事件原因;采集相关证据,及时提出处理方案;向应急领导小组或区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并向应急监测组、应急信息组及相关部门进行通报;对核与辐射造成的污染事件请示启动《郑州市上街区核与辐射响应预案》。
2. 2 应急监测组
组长由主管监测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区环境监测站站长担任;成员由区环境监测站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现场监测、报告等工作。按应急监测要求对污染源和周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监测及综合分析的情况;向信息组通报监测情况。
2.3 应急信息组
组长由主管信息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宣教科科长、办公室主任担任;成员由局办公室、宣教科、污染控制科、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等科室的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污染事故现场信息采集、通报和上报。汇总整理突发环境事件的有关信息;上报事件现场有关材料;传达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指示;负责事件现场的声像信息采集工作。
2.4 应急专家组
组长由主管污染控制科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区环境监察大队长、污染控制科科长担任;成员由相关专家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相关专家分析现场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专业技术咨询。
2.5 应急后勤组
组长由主管后勤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局办公室主任、区环境监测站副站长、监察大队综合科科长担任;成员由局办公室、局属各科室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应急处置的各项后勤工作。保证应急物资的管理和使用;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应急工作的后勤服务,确保现场交通及通讯畅通无阻。
3. 应急准备
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做到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平时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1 建立环境危险源数据库
对上街辖区内的化工、冶炼、造纸等重污染企业和化学危险品仓库、液化气站等场所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将企业和仓库的基本情况、危险品种类以及危险品物化性质、可能产生的危害、具体处置方法等内容建立数据库。
3.2 应急队伍建设
根据应急污染事件处置的需要,结合担负的任务,建立培训制度,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级组织和人员明确职责,熟悉程序,掌握处置的方法等。
3.3 应急物资的保障
购置便于携带和野外操作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配备处置所需防护器材。
3.4 应急演练
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模拟演习,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锻炼应急队伍,为处置污染事件提供保证。
4.应急响应程序及相关工作
建立局总值班室(局行政值班室68932851)、环保投诉受理室(12369)、应急监测(68932960)三位一体的局系统值班应急体系。
4.1 环保投诉受理室接到群众报警信息后,负责核实、处理。局总值班室、环保投诉受理室对上级通报和相关部门的通报,按应急预案的使用范围初步分析判断污染事件情况,报告局带班领导,情况紧急时直接报应急领导小组。
4.2 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若确定启动预案,对局总值班室下达启动指令。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局总值班室通知各应急小组。各应急小组接到指令后在2小时内到达事发现场。局总值班室做好应急指挥部和各应急小组之间的联络工作。
4.3 应急处置组在现场初步查明发生的原因、污染种类、污染范围、污染程度后,提出处置方案,在1小时内上报区应急领导小组及市局应急领导小组。对于有毒、有害污染物可能造成大气和水污染的,及时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单位、居民采取防护或撤离等措施。必要时,由应急专家组召集相关专家,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向应急领导小组和区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参考。
4.4 应急监测组依据现场监测结果、污染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向应急领导小组和信息组报送监测结果和有关资料。
4.5 应急信息组及时收集汇总现场的各类信息。对收集的信息经应急领导小组审定后,上报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及时传达上级指令;对污染现场情况进行声像信息采集,保存现场原始资料。
4.6 应急后勤组做好现场的物资保障。安排现场所需的车辆,提供通讯器材以及必要的现场办公条件。
4.7 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各小组相关人员对污染事件进行总结,参与各级政府组织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评估、责任认定、追究。
5. 后期处理
5.1 现场的后期处理
5.1.1 协助当地政府对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
5.1.2 参与对造成污染事件的责任单位及个人进行调查、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 .
5.1.3 监管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污染现场的污染物进行清除(包括核、化学、病原微生物)。
5.2 应急过程评价
应急领导小组参与区应急指挥部组织的事件评价,会同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门组织实施。评价的基本依据包括:
5.2.1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过程记录;
5.2.2 处置组、监测组及各专业应急队伍的总结;
5.2.3 应急领导小组掌握的应急过程情况;
5.2.4 环境应急处置的实际效果;
5.2.5 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公众反映等。
5.3 应急总结报告
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负责编制环境应急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5.3.1 环境事故等级;
5.3.2 环境应急总结任务及部分任务完成情况;
5.3.3 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
5.3.4 采取的重要防护措施与方法是否得当;
5.3.5 出动环境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响应程度是否与任务相适应;
5.3.6 信息的采集、汇总、上报是否正确、及时;
5.3.7 好的做法、措施或存在的问题、漏洞;
5.3.8 需要得出的其他结论等。
事故总结应于应急终止后15天内完成,并及时上报区政府、市环保局。
5.4 修订预案
根据实战经验,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对应急预案相关内容修订和完善。
5.5 设备维护
参加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部门负责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确保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附件:
1. 上街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 上街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名单
3. 上街区重点环境危险源基本情况表
4. 上街区主要经营、储备危险化学品、处置物资单位一览表
5. 上街区常见化学危险品特性及处置办法一览表
6. 上街区主要使用发射源单位一览表
7. 上街区环保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流程图
附件1
上街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姓 名 | 职 务 | 办公电话 | 移动电话 |
高天宝 | 党组书记、局长 | 68932865 | 13903850786 |
牛玉凤 | 纪检组长 | 68920985 | 13938522929 |
付覃诚 | 副局长 | 68932268
| 13783546000
|
郭磊 | 副局长 | 68932060 | 15981885884 |
秦晓吾 | 副局长 | 68920916
| 13938253981 |
郑惠英 | 监察大队队长 | 68920919
| 13938260305
|
陈纪晓 | 园区办副主任 | 68932661
| 13838282627
|
王凌之 | 园区办副主任 | 68932661 | 13603995064 |
陈权兵 | 副大队长、监察科科长 | 68932627 | 15939039519 |
王红梅 | 副大队长、征管科科长 | 68932617 | 13503820036 |
车少华 | 污染控制科科长 | 68932798
| 13803896752 |
吴立军 | 危废辐射与尾气管理科科长 | 68932627
| 18703636006 |
申瑞峰 | 法制宣教信访科科长 | 68932298
| 13700877088
|
石晶晶 | 行政服务科科长 | 68002707 | 13937154915 |
孙 岩 | 监测站站长 | 68932960
| 13838536336 |
赵炜洪 | 办公室主任 | 68922279 | 15838159524 |
附件2
上街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
专家名单
姓 名 | 工作单位 | 职 称 | 专业方向 | 联系方式 |
赵天水 | 上街区环保科研所 (办)68130067 | 教授级高工 | 环境工程、 化学污染防治 工业危险废物 | 13703990579 宅68922419 |
杜旭东 | 中铝郑州研究院 (办)68918403 | 教授级高工 | 环保、 危废处理 | 13838358219 宅68918149 |
赵 劭 | 中铝郑州研究所 (办)68918265 | 教授级高工 | 化学化工、 环保 | 13703820829 宅68918185 |
杨志民 | 中铝郑州研究所 (办)68918276 | 教授级高工 | 化学化工 工业危险废物 | 13838358627 宅68928540 |
张剑辉 | 中铝河南分公司 (办)68916188 | 高 工 | 化学化工 化学污染防治 | 13703901034 宅68925685 |
郭显峰 | 中铝河南分公司 (办)68914319 | 高 工 | 环境工程 环境化学 | 13938256723 |
海胜利 | 中铝河南分公司 (办)68914887 | 工 程 师 | 化学、 分析检测 | 13838133481 宅6893444 |
附件3
上街区重点环境危险源基本情况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危险品种类 | 地址 |
1 | 中铝河南分公司 | 汽油(120t)氢氧化钠(2500t)盐酸(30t) | 厂前路28号 |
2 | 中铝郑州研究院 | 亚硝酸钠、氢氧化钠 | 济源路82号 |
附件4
上街区主要经营、储备危险化学品、处置资单位一览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地址 | 企业性质 | 企业法人 | 联系电话 | 主要产品 |
1 | 郑州雪泉聚合材料有限公司 | 工业路123号 | 民营企业 | 王洪伟 | 68921767 | 聚丙烯酸钠 |
2 | 郑州雪山实业有限公司 | 峡窝镇西马固村 | 民营企业 | 张坤 | 68946667 | 沸石粉 |
附件5
上街区常见化学危险品特性及处置办法一览表
序号 | 危险品名称 | 特性及危害 | 处置办法 |
1 | 氯气 | 黄绿色有刺激臭味气体,刺激眼及上呼吸道,严重时引起化学性肺水肿、皮肤灼伤。一般易燃性气体或蒸气都能与其形成火灾或爆炸,如松节油、乙醚、氨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向,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气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各种防毒面具均能有效防护,进入高浓度区,必须全身防护,采用隔绝式面具。 |
2 | 氨气 |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极易于液化,易燃、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灼伤。水溶液有腐蚀性。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向,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防止皮肤接触。切断氮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设备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
3 | 甲醛 | 高毒、有腐蚀性且易燃。甲醛水溶液易气化,放出甲醛气体,遇空气形爆炸性混合物。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蒸气后迅速出现粘膜有刺激损伤,重症者可出现喉头痉挛或水肿致窒息及肺炎,也可能胃肠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也可以用水大量冲洗,经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建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
4 | 苯系 毒物 | 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易着火、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与氧化物发生强烈反应。有刺激性和毒性,腐蚀性较强,对人体有严重损害,重症者可昏迷、抽搐、呼吸及循环衰竭,为致癌物。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雾状水扑灭小面积火灾,保持容器冷却,用活性碳或其他惰性材料或沙土吸收,也可用不燃分散剂乳液刷洗,经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建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无害化处理。 |
5 | 有机磷农药 | 常温下较稳定,受热或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释放出毒性气体,遇明火、高热可燃。剧毒。通过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进入体引起中毒。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环境中小范围污染,可用3%-5%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钙或漂白粉和大量洗涤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排入废水系统,阻止药液流向水源,被污染的工具和包装材料须及时用熟石灰或碱水消毒处理,无用的要集中焚烧。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
6 | 氢氟酸 | 有高度刺激性、腐蚀性、毒性、不燃,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引起爆炸,对皮肤和粘膜有极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 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沙土、干燥石灰混合,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溶于水后用碳酸钠中和,然后用氯化钙沉淀。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冲洗水排入废水系统。 |
7 | 硝酸 | 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烟雾,强氧化剂,与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发生激烈反应,爆炸,强酸性,腐蚀大多数金属(铝和其合金除外),与许多常用有机物发生非常激烈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危险。蒸气对眼睛、呼吸道等的粘膜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 | 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少量泄漏时用沙土、干燥石灰,苏打灰混合后回收,大量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内。 |
8 | 硫酸 | 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遇水大量放热,可沸溅,遇易燃物(如苯)或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接触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燃烧,生成有毒烟雾,稀酸腐蚀常用金属生成氢气、对眼睛、皮肤呼吸道有很强的腐蚀性。 | 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或用沙土、干燥石灰、苏打灰混合后回收,回收物应安全处置,可加纯碱-硝石灰溶液中和,大量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内。 |
9 | 盐酸 | 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与活泼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与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对眼睛、皮肤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性。 | 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或用沙土、干燥石灰、苏打灰混合后回收,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大量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内。 |
10 | 氰化物 | 在空气中易潮解,放出氢氰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使氰化物溶液释放出氰化氢。遇热、遇湿、酸引起反应而易着火,高温时与亚硝酸盐或氰酸盐熔融并引起爆炸,对人体有强烈的毒性。 |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减少飞散,处理一般采用碱性化法,加碱使水处于碱性条件,再加过量次氯酸钠、液氯或漂白粉处理。 |
11 | 醇类 | 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着火、爆炸危险,与强氧化剂如硝酸、硝酸银猛烈发生反应,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引着回燃,有毒,中枢神经抑制剂。 | 用沙土、干燥石灰混合,然后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废水排入废水系统,用沙土、二氧化碳灭火。 |
12 | 液化气、天然气 | 易燃,与空气相混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爆炸,低毒,高浓度有刺激和窒息作用。 | 弄清情况,紧急疏散周围人员,清除火源,切断阀门断料,源或堵漏,高压喷水强制冷却,严禁明火,防止爆炸,可组织开花喷雾水流对泄漏气体驱散,稀释,可用水、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
13 | 油类 | 易燃易爆,一次性高浓度汽油蒸汽能导致死亡。 | 对燃烧罐体使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器,并进行强制降温,发生油料泄漏应迅速堵漏,并收集转移至废物处理所安全处置。 |
14 | 氢氧化钠 | 强碱,遇酸、水放出大量热,能使可燃物着火,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穿防酸碱工作服;泄漏处理中避免扬尘,尽量收集,也可大量用水冲洗,废水流入处理系统。液碱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集,用泵转移至槽车内,残余物回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安全处置。用水、沙土扑救,防止雨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
附件6
上街区主要使用放射源单位一览表
序号 | 单位名称 | 地址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应用类型 | 核素名称 | 数量 | 放射源用途 | 应用状况 |
1 | 中铝河南 分公司 | 厂前路22号 | 韦鼎臣 | 13526893111 | 密封放射源 | 铯--137 | 302 | 密度计 | 在用139 |
镅-241 | 2 | 灰分仪检测 | 存放源库 | ||||||
钴 --60 | 241 | 料位计 | 在用239 | ||||||
铯--137 | 1 | 密度计 | |||||||
铯--137 | 6 | 料位计 | |||||||
2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 新安路25号 | 朱 辉 | 13938503150 | 密封放射源 | 铯--137 | 22 | 料位计 | 在用 |
铯--137 | 4 | 密度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