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发展的总体现状

索 引 号:737405256/2017-00493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其他
发布机构:郑州市城乡规划局郑东新区规划分局关 键 词:其他
文    号成文日期:2017-06-23发布日期:2017-06-23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我国城乡发展的总体现状

   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基本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乡关系经历了大大小小数次变迁,这个过程是和国家政策、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1949-1978年中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当时普遍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贫穷落后、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因此,在快速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采取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即依靠建立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来推行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由此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和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 体制,城镇化进程相当缓慢。农民主要是通过提供农副产品而不进入城市的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和降低工业发展成本。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过去完全由政府控制的城乡关系开始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来调节,但是农业支持工业、乡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改变。农民和农村主要是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大量农民工)、提供廉价土地资源三种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近年来,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新时期城乡工作的主轴。2005年,中央政府对城乡关系做出了具有历史性转折的重大调整,在我国延续了 2600多年的农业税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央政府还利用公共财政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我国的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 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城乡关系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我国的城乡发展历程表明: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相互开放,必然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相反,城乡之间的隔离甚至对立,则必然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的失衡,甚至使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停滞不前或倒退。长期以来,我国呈现出城乡分割,人才、资本、信息单向流动,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拉大,城乡关系呈现不均等、不和谐等发展状况。
    ( 1 ) 城乡结构“二元化”。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和“城市偏向,工业优先” 的战略和政策选择。改革开放以后,尽管这种制度有所松动,但要根本消除二元结构体制还需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 2 )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考虑到相关因素,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6:1—7: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障碍。
   ( 3 ) 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由于我国城乡差距大,城市一直是我国各类生产要素聚集的中心,而人才、技术、资金等向农村流动量少、进程慢,城乡资源流动单向化、不均衡现象十分明显。
   ( 4 )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各级政府为增进自身绩效都尽可能地上收财权、下放事权,下级政府得到的财权与事权相比明显失衡。失衡的分配体制决定了失衡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农民与城市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的差距依然很大。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迈进的历史转折点上,综合运用市场和非市场力量,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金融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具有长远而重要的战略意义。
   3. 科学发展观与城乡统筹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就是要认真贯彻“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城乡统筹” 的要求,城乡统筹实际上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方面,统筹城乡经济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扭转城乡二元结构、解 决 “三农” 难题、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应该是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对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深层次变革。
    ( 1 ) 统筹城乡经济资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增长和良性互动。平等的市场主体应该享有平等地接近和享用经济要素的权利,统筹城乡经济资源,保证农民平等地享用经济资源,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 2 ) 统筹城乡政治资源,实现城乡政治文明共同发展。必须统筹城乡政治资源,使农民具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政治地位,使其真正地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体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统筹城乡政治资源最为重要的是体制和政策的转换问题。
    ( 3 ) 统筹城乡社会资源,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共同繁荣。努力实现城乡社会资源的统筹安排、有序使用,促进城乡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

  

                                                                                                         ——摘自《城市规划原理(2011年版)》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