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周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建郑州市中医药博物馆的提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下,郑州市的中医药事业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基层中医药服务得到加强。在县域内探索开展县乡中医一体化服务,全面推进中医特色诊疗区(中医堂、馆)建设,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力争2017年底,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二是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广泛开展。健全完善郑州市各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平台,拓展“治未病”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优势;三是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常态化推进。举办基层中医药人才师资培训班,对全市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人员组织培训;以各县(市)、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为依托,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服务能力。四是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得以普及。以“中医药科普文化进基层工作”为抓手,组建市、县两级中医药养生保健巡讲团,持续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巡讲 “进基层、进学校、进机关”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开设郑州中医微信宣传平台,为公众提供权威中医药服务信息,宣传中医药政策法规,普及中医药知识,让老百姓了解中医、喜爱中医、接受中医。
为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市政府2016年在中原区开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区,其中包括……等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关于您提出的创建郑州市中医药博物馆问题,目前我委尚未得到相关建设、选址等相关意见。我们建议可结合我市文化设施现状,一方面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设施,另一方面加大新建设施投资力度,逐步解决博物馆类相关设施不足的问题。在目前选址尚未确定的条件下,可与市卫计委、市文物局等部门沟通衔接,在拟建设的郑州市博物馆内设置中医药博物展览馆,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2017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