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水土保持建设面积占全省国土四分之一

索 引 号:358372706/2017-00129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其他
发布机构:郑东新区水务局关 键 词:水利要闻
文    号成文日期:2017-07-03发布日期:2017-07-03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水土保持建设面积占全省国土四分之一

    2017年06月28日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河南台记者 朱圣宇/文  

    荒山土坡变绿林果园,水土保持助脱贫攻坚。河南省山地丘陵地区持续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通过大户承包植树造林,公司加农户植草种药,抗御水旱灾害、带动农民增收、保护水土资源。

    南阳南召县崔庄乡张村地处伏牛山脉的低山丘陵区,这里几年前还是一片荒山,但现在处处都是成千上万亩的林地果园农业综合体:比如五千亩薄皮核桃、万亩连翘、三千亩药材和经济林,千亩香菇生产、大棚蔬菜等。

“还有一个金河湾农场王老吉饮料生产厂依托的是广东的广药集团,上了一个枸杞的种植基地为主的,附带的是一些其他的经济类经济林和苗木花卉。这是咱们全乡依托小流域治理这两万多亩的规模,咱们上的几个大型的农业综合体。”崔庄乡乡长余春来说。

    本是为了治理水土流失,没想到不但发展了经济,还成了当地群众脱贫的重要举措。崔庄乡有1676户贫困户,余春来说,荒山变果园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像这个公司平常一二十个人在这劳动,带动贫困户十几户,这几个大公司下来,再加上一些小的规模的,下来解决五百户贫困户没有问题,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光伏、金融扶贫、就业车间等等,将来‘一户一策’没有问题。”

    南阳西峡县也多山地丘陵,从片岩荒山到拉土植树,从一贫如洗到收入万元,西峡县田关乡孙沟村村支书马景龙向记者描述,水土保持工作彻底改变了村里的面貌。“在2001年,孙沟村是咱们省级贫困村,人均收入只有350元,现在人均收入达到15000元。我们水土保持发生的效益,首先泥石流的问题,环境治理生态平衡。这农游一体化加工都要带起来。”

    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理念,西峡县探索出了“多元化融资、生态化治理、企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水土保持新模式。十年来,共治理水土流失一千多平方公里,新建坡改粮梯四千多公顷,水保造生态林一万多公顷,成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我们今年到明年再弄两年,在这里两年把整个这一块全部连起来,应该能达到3万亩以上,将来出来应该是30公里环线,到2018年,整个这个区域全覆盖。”西峡县水利局局长薛本相说。治理水土流失能产生多大效益?记者从河南省水利厅了解到,多年来,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全省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众多贫瘠的荒山变成了带动群众致富和经济发展的“绿色宝库”。

    曾经,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河南省山地丘陵地区大片田地成了“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但经过近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3.93万km2,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对水土流失区植树造林绿化坑塘改造,比如说设置一些挡土墙,钩到的一些滚水坝等各类坝坡工程,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省水利厅水保处副处长谢海忠说。

    目前,全省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已达到80%。谢海忠说,各地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当地支柱产业、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保产业,推动了地方绿色产业和区域经济大发展。“民营资本,政府出资引领投入,带动了地方民间大户投资水保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发家致富,成为地方产业链。一方面保持水土,另一方面也产生经济效益。”

    生态宜居、旅游观光……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建设成为我省水保新亮点。“对水系、道路、农田、村庄等同步规划、同步治理,着力打造生态清洁型、生态节能型、生态观光旅游型清洁小流域,促进了宜居和美丽乡村建设。”谢海忠告诉记者,河南把水土保持与水源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建设了一批清洁小流域等生态文明工程。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