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358372706/2017-00132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其他 | |
发布机构:郑东新区水务局 | 关 键 词:水利要闻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7-07-05 | 发布日期:2017-07-05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2017年07月03日 16:41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河南台记者 朱圣宇
核心提示▲“旱能浇、涝能排、多产粮”是农民朋友的愿望。近年来,我省不仅在全省粮食主产区形成了覆盖农田的灌溉网络系统,还推动了土地流转和种植业结构调整。
这几天天气炎热,开封尉氏县邢庄乡明家村村民杨兴国忙着给六亩花生浇水,依托地头上渠道引来的黄河水,浇地省时省工还省钱。“以前一亩地就是五六百斤、四五百斤,现在一亩地平均一千多斤(产粮),以前用水不方便,排队,原来用电一亩地浇下来得十来块钱,现在是五块钱就可以了,一个女的去浇地就可以。”
像杨老汉家一样,近几年很多地方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陆续解决了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尉氏县是我省的产粮大县,曾一度依赖机井灌溉,通过疏浚农渠,引黄河水灌溉,目前多个乡镇实现了引黄灌溉全覆盖。尉氏县副县长靳国营说,今年全县夏粮再次实现了增产,也得益于水利设施的完善。“它这个黄(黄河)水的到来解决了多年的地下水的复充;改变了干部在基层的形象,主要是农民受益了,得到实惠了,粮食增产了。解决了潜在的问题和增产的问题。”
戚秋阳在南阳社旗县唐庄乡托管、流转了八千多亩地,灌溉的方便,使得他真正懂得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受益了,受益了,比如说有些小麦,比如说泛麦8号,有一些早熟的,其它小麦没有熟的情况下这些就稍微有点旱,就浇地了,它的产量还是基本差不多,在一千一二的样子。”
通过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修建的出水闸和地埋管覆盖了戚秋阳托管来的全部田地,只需通过田间的隐形出水口接上管道即可灌溉,戚秋阳说,这既是他大面积托管土地的基础,也是探索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保障。“原来没有灌溉条件,一旦遇到天灾的时候,那基本上就是绝收,现在最起码水利条件有保障了,再旱最起码浇个一遍两遍,保证一半以上的产量。(调整)比如说种植花生啊,种点蔬菜啊,这些都在试运行。”
经过多年建设,我省农田水利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得以破解,新增节水灌溉面积超过一千万亩,成为全省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
坑塘井坝年久失修,农田灌溉末端缺失,一直是制约我省粮食生产的瓶颈。省水利厅农水处科长汪洪涛说,近几年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大发展,其中仅去冬今春我省通过新修加固堤防、疏浚河道等措施,就大面积增加了有效灌溉面积:“新修堤防1700多公里,疏浚河道近300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03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78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37万亩,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汪洪涛说,“十二五”以来,全省新修维护塘坝堰3.5万处,新修维护灌溉机井11万眼,新增改善灌溉面积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均超过千万亩。“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引黄调蓄工程建设,缓解工农业和城市用水的紧张局面;集中连片大规模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五小水利工程,提高山区蓄水供水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