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总能碰见他

  • 索引号:416049254/2017-00104
  • 主题分类:民政、扶贫、救灾/扶贫/业务信息/乡村扶贫开发工作
  • 发布机构:郑州市扶贫办
  • 关键词:扶贫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7-07-16
  • 发布日期:2017-07-16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田间地头总能碰见他

    昨日,市园林局派驻中牟姚家镇雷家村第一书记阴海斌起个大早,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功课”——走访贫困户。

    “建民大爷,俺大娘没在家啊,最近家里咋样?有啥困难你跟我说!”来到王建民家,看到他和两个三四岁的孩子在客厅吃着泡面,阴海斌跟51岁的王建民拉起了家常。

    去年五月,王建民开机动三轮去卖瓜,路上发生了严重车祸,家底花干了,十分困难。

    提及阴海斌的好,王建民眼含热泪:“阴书记整天因为我的事跑这跑那,看俺难,和县上、镇上一块给俺办残疾证,让俺享受补贴,帮俺卖西瓜……”

    王海军的大女儿患尿毒症,住院三个多月,花了十几万元,现在又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

    “阴书记可没少帮俺,瓜不好卖,联系单位帮俺卖西瓜,为了帮俺争取补贴,亲自带着俺女婿去郑州的医院开证明、补材料、办手续,没少替俺操心,两年多了,一到有补助的时候就来俺家提醒俺、帮俺办。”王海军说道。

    在村里,提起这个第一书记,村民们有说不完的事。看见这个第一书记,村民们也有说不完的话。

    中午、晚上,经常可以看见阴海斌在农户家走访调研的身影,上午、下午,田间地头总能碰见阴海斌实地了解村情、民情。经过日夜走访、调研、勘察,雷家村的村情、民情他了然于胸。

    雷家村生产道路因为年久失修,损毁严重,不仅影响到村民日常生活外出,而且农产品运不出去,收购商也进不来,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销售。

    让阴海斌记忆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一户村民因道路颠簸,外运的西瓜碰烂摔烂几百斤,当时难过地蹲在路边哭了起来。听到那让人揪心的哭声,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

    阴海斌得知贫困村可以申请贫困资金修路,但时间已到了2015年11月份,他迅速熟悉流程连夜整理好材料,终于赶上了当年最后一批项目,争取了60万元资金。如今,雷家村村东南北向1.5公里道路、村北东西向1.4公里道路、村西南北向1.2公里道路已全部修好投入使用。但阴海斌还不满足,仍在盘算着怎么把最后1公里多的道路修缮完毕, 彻底解决雷家村所有生产道路的破损问题,帮助雷家村村民顺畅、方便的销售农产品。

    路修了,如何帮村民致富、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也是阴海斌一直思考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知名电商不收服务费,这对于缺钱的贫困村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阴海斌铆足了劲儿,说干就干,于是农产品走电商渠道正式启动。

    在今年三四份,从来没有草莓采摘先例的雷家村,破天荒迎来了600余人的草莓采摘游客量,销售草莓4000余斤,销售额5万余元,比村民自销销售额增长40%。

    紧接着,今年5月,中牟县唯一以村为单位向大型超市销售西瓜的就是雷家村,郑州丹尼斯、华润万家、鲜活美迹、菜篮网都有雷家村的西瓜。同时,中石化郑州市区10 个网点,也已开始代销雷家村的西瓜。

    村支部委员王栓巧说:“阴书记现在成了俺‘村上人’了!他关爱贫困户,为村修了路,建了村网站,清淤了沟渠,更换了老化线路,改善了村室,配备了图书,组织开展了草莓采摘,利用电商和加油站网点为村民销瓜,一桩桩一件件,一时半会儿说不完……”

    阴海斌告诉记者,他已绘就了雷家村的发展蓝图:摒弃传统农业老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网络平台、电商为支点,逐步走向订单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实现农、经、贸三者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2017年7月16日郑州日报  记者 卢文军)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