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近年来,郑州市坚持从全局高度和区域角度谋划全市科技创新发展,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统揽,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2016年,全市全社会R&D经费投入达到142.0亿元,较上年增长21.7%;R&D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与GDP之比)为1.78%,较上年增长0.18个百分点,距离“十三五”达到2.5%的规划目标缩小到0.72个百分点。
一、研发经费稳步增长,投入强度不断加大
2016年,郑州市全社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达到142.0亿元,较上年增加25.3亿元,增长21.7%,占全省比例达到28.7%,较上年增长1.9个百分点;在研发经费投入实现稳步增长的同时,研发投入强度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1.78%,较上年增长0.18个百分点,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55个百分点。按研发经费统计数据来源分,统计部门统计的企业研发经费达到119.9亿元,较上年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达到100.3亿元,较上年增长12.1%;建筑业企业研发经费为11.8亿元,较上年增长162.2%,服务业企业研发经费7.1亿元,较上年增长610.0%;科技部门研发经费达到5.5亿元,较上年增长17.0%;教育部门研发经费达到8.6亿元,较上年增长6.2%;国防研究机构研发经费达到8.0亿元,较上年下降10.1%。
二、研发活动结构得到优化
从活动类型看,2016年,全社会用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124.3亿元,较上年增长18.9%,占全部研发经费的87.6%。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3.9亿元,较上年增长62.5%;用于应用研究的经费支出13.8亿元,较上年增长40.8%。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反映了政府对推动科学前沿探索做出的努力,两者所代表的原创性研究经费投入在研发经费中所占比重为12.4%,较上年增长1.9个百分点。
三、企业作为研发投入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从研发经费的来源看,一般包括来自政府的资金、企业的资金、境外的资金以及其他资金来源。企业对研发投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16年,郑州市企业资金120.4亿元,较上年增长28.4%,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84.8%,较上年增长4.4个百分点,企业资金是研发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18.3亿元,较上年增长2.6%,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12.9%,较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其他资金3.3亿元,较上年下降35.3%,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2.3%,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稳步提升,R&D行业分布较为集中
工业企业作为研发活动的主力,研发经费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16年增长12.1%,较上年增速提高了1.4个百分点。特别是相关行业的发展,对研发的发展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从工业分行业来看,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排在研发经费投入的前10位,这10个行业的研发经费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82.0%,其中,R&D经费投入最多的汽车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较上年增长23.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幅都达到100%以上。
五、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带动了部分地区工业研发经费的增长
当前,郑州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抢抓机遇、确立地位”的关键时期,以郑州高新区为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作为表率,在郑州市创新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016年,高新区较上年增长5.5%,作为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带动区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水科教园区所在的金水区等地区研发经费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增幅分别为150.0%、29.4%、21.1%、5.3%。
六、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研发人员稳步增长。2016年,郑州市从事研发活动人员7.6万人,较上年增长17.3%。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是指全部参加研发活动人员按人年折合投入的净工作量,2016年,全市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5.0万人年,较上年增长17.1%。
七、科技创新收获众多活动成果
专利申请和授权持续增长。2016年,共受理专利申请10898件,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077件,比上年增长38.3%;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占专利申请总数的37.4%,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专利授权数和发明专利授权数分别为2886和944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2.8%和50.6%。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为32.7%。2016年,全市共发表科技论文2.7万篇;出版科技著作1311种,比上年增长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