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民政局对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B35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005252661/2017-00127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人大议案建议
  • 发布机构:郑州市民政局
  • 关键词:建议,建议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7-08-20
  • 发布日期:2017-08-20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郑州市民政局对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B35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刘宝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留住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村名、街巷名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地名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地名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郑州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您建议把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村名、街巷名称保留在新建社区中,给城乡居民留下一点记忆中的乡愁,能够有效保护地名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地名文化氛围,同时可以宣传郑州,提高郑州的知名度,促进郑州各项事业的发展。

    您的建议非常符合当前加强历史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实际。近几年来,随着郑州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渐渐变成高楼林立的城区,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村名、地名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当前我市正在进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和省地名普查办《关于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精神,2016年4月27日,郑州市地名普查办印发了《郑州市关于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在地名普查工作中要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工作,要开展地名文化资源调查,深入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坚持优秀地名文化传承。近几年来,一些都市村庄逐步改造,从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在这个过程中,凡是符合条件的尽量保留村庄名称,目前已有包括姚砦社区、常砦社区、枣庄社区在内的40多个以村名命名的社区。

    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根据您的建议,加强历史地名传承和保护。首先,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研究制定我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并在地名规划编制工作中,制定历史地名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和重点,推动历史地名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在道路命名中增加原村落名称以留住更多乡愁。近期,在村庄范围内的非城市主干道命名过程中,凡是符合城市道路命名原则的,基本上采用村庄名称或原村庄名称(已拆迁村)进行命名,如:木马村街、陈岗街、胡庄街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此类历史地名保护工作力度。第三,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将拆迁安置小区命名必须征求当地群众意见作为地名备案的参考条件之一,列入新建住宅区备案程序,如:拆迁安置小区的命名备案文件中,必须要有拆迁安置村同意该小区名称的说明。近期已有弓庄新城、木马佳苑、杲村滨河家园等40多个拆迁安置小区保留原村庄名称。

    非常感谢您从把郑州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关心我市的发展,并诚恳地期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的地名管理工作,为我市的地名管理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2017年8月20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    邮    编:450007

    联 系 人:张向军  周离黎          联系电话:67170117

    抄    报:市人大选举工作委员会          市政府督查室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