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95418/2017-00123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统计信息 | |
发布机构:中牟县统计局 | 关 键 词:综合,统计,统计信息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7-08-22 | 发布日期:2017-08-22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牛奶如今已是我国大多数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奶牛养殖行业已遍布在全国各地。在国外奶粉的冲击下,中牟县奶牛养殖行业经济效益如何?为此,中牟县统计局社调队深入辖区内的各大养殖场及部分中小型养殖场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具体状况如下:
一、中牟县奶牛养殖业的基本状况
中牟县境内目前奶牛养殖场(户)共有17家,可分为牧场养殖和小区集中养殖两类, 牧场养殖的养殖场(户)为场主统一养殖统一管理模式,所有奶牛养殖成本及效益归养殖场主所有,小区集中养殖为牛奶拥有者集中一起,分散养殖,分散管理,收益是养殖场主和养殖户共同所有,今年中牟县奶牛养殖场(户)大部分面临不盈利,甚至亏损。
二、奶牛养殖特点
1、奶牛养殖周期。奶牛从刚出生的小牛犊,需要养殖6个月成为青年牛,再养殖12个月成为妊娠前期青年母牛,6个月后成长为妊娠后期青年母牛,7个月生产小牛犊后才可以产奶,并且每年产奶期仅有9个月,产奶5年左右被淘汰,平均一年半时间可产一头小牛犊。
2、奶牛可以集约化饲养,对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奶牛养殖不仅需要一般的养殖人员,还需要清洁人员、挤奶人员、防疫人员等。平均一人可养10头左右,需要投资的项目较多,成本较高,如牧场(小区)建设的成本很高,养殖过程中如线路改造、水电费等也是项较大的开支。
3、奶牛产奶期前生长时间较长,前期投资较高。从小牛犊到产奶期需要30个月左右,前期投资较大,每头小牛犊长成到产奶牛需投资13万元,但开始产奶后,相对产出较高。
三、奶牛养殖业的成本及效益分析
奶牛养殖的总收益受恒等式“总收入-总支出=总收益”控制,奶牛养殖场(户)的收入主要为出售牛奶收入,奶牛养殖场(户)的支出主要有购进成年奶牛(小牛犊喂养成产奶牛)、购买饲料、雇用工人工资、设备投入及维护、水电费等支出,具体奶牛整个养殖周期及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费用情况如下:
产奶期间饲料产奶量如下表:
奶牛产奶期间饲料和产奶量
生长期 | 期内产奶量 | 期内饲料消耗 |
单日量(千克╱头) | 30 | 25 |
期间(天╱年) | 270 | 365 |
合计(千克) | 8100 | 9125 |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头奶牛每年可产奶8100千克,消耗饲料9125千克。
据调查目前我县奶牛饲料价格为3元/千克,鲜牛奶价为3.4元/千克,每年所产牛奶收入为27540元,消耗饲料为27375元。
奶牛养殖每年主要收入有:鲜牛奶收入:27540元;出售牛犊收入:每头牛犊市场价2000元,每头奶牛平均1.5年可产一头牛犊,平均每头母牛产牛犊每年收入为2000/1.5=1333.33元;淘汰母牛收入:每头淘汰母牛市场价为10000元,平均每头奶牛产奶5年左右,平均每年收入2000元。
奶牛养殖每年主要支出有:每年水电费:春季、秋季、冬季50元/头,夏季160元/头,共需310元/头;设备维护:1000元/头;每年疫苗费:100元/头;每年养殖及技术人员费用:每个员工平均可负责10头,员工平均工资3000元,每头牛每年需人工费为3000*12/10=3600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就目前市场中牟县奶牛养殖每头牛每年平均收入为30873.33元,每头牛每年需支出32385元,每头牛的每年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比可以看出,目前中牟县奶牛养殖场(户)处于不盈利甚至亏损状态。
四、建议
第一,转变奶牛养殖发展模式。改变过去“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发展模式,建立包含牧草、防疫、配种等环节的系统性产业发展体系。坚持“种养结合”,推动专业分工,发展适度规模化和适度精细化,降低成本。
第二,转变奶牛养殖经营模式。与乳品奶企业合作分工,在当前世界范围生鲜乳价格下行、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建立奶粉期货市场,可以防止国际市场供求大幅变化带给国内市场的风险;建立储备制度,发挥其蓄水池功能,有助于缓解国内“奶荒”及“奶剩”现象,提高鲜奶利用率。
第三,做好消费教育及普及工作,重建消费者信心。政府及行业协会加强对乳品相关常识和营养知识的公益宣传,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乳品营养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