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市文广新局非遗处处长曾丽、副处长张丽芳,市群艺馆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马静及省市非遗专家组成员高天星、尚春生一行5人莅临中牟,对中牟申报第四批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逐个考察。县文广旅游局工会主席王继周、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喜爱陪同考察。
上午,召开座谈会,王继周主席向考察组汇报了近几年来中牟非遗工作的推进情况及对传承人的保护、培养情况。
座谈会现场
王主席说,为深入贯彻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今年年初,中牟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建设打
造文化强县的意见》,并决定利用三年的时间,每年投入800万元,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实施“双优”“双带”文化惠民工
程,扶持壮大10支优秀文艺演出团队,发现培养100名优秀文艺骨干和非遗传承人,挖掘传承100个优秀文化精品和非遗传承项目,带动文明村(镇 )、社区和文明家庭创建;接着又密集式地下发几个有关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文件;同时专门设立“潘安”文学艺术创作奖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奖。县委、县政府打出的这套文化建设组合拳,对全县文化工作和非遗保护工作都是极大的鞭策。县文广旅游局十分注重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培养,把研修和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每年举办两次业务培训,并支持传承人外出交流学习,保证了传承人的业务水平持续得到提高。由此,可以喜悦和自豪地说,在国家政策的春风里,目前中牟的文化工作和非遗保护工作正朝着文化强市和文化先进县的目标阔步前进。
王主席汇报工作
王主席又说,第四批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任务重、要求严、标准高、耗费时间长、投入人力多,为了将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县文广旅游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按照标准,根据各个项目的传承状况和传承需要,对相关传承人进行综合考评、优中选优,最后确定申报16位传承人,涉及项目包含民间文学、传统医药、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体育、传统技艺等六大类。县非遗中心全体职工倾尽心力,在近半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为每位申报者收集整理资料、填写申报书、编辑申报辅助材料、摄制申报纪录片、制作申报光碟等工作。
听完王主席的汇报,省市专家一致表示,中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项目众多,代表性传承人的业务能力较强,又赶上文化发展的春天,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充满希望。
座谈会上,省市非遗专家与传承人面对面展开交流
为充分了解每一位传承人的传承谱系、传承经历、传承效果、个人成就以及所传承项目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主要价值、发展状况等,省市专家又与我县申报的16位传承人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交流。
省市非遗专家查看马心坦香稻酒项目水稻种植情况
省市非遗专家查看黑陶制品
下午,专家们深入部分非遗项目所在地,现场观看、考察传承人的传承状况、工作流程、技术技巧。在考察市级非遗项目《香稻酒酿制技艺》传承人马玉英、李霞和市级非遗项目《黑陶烧制技艺》传承人许道先时,专家们深入厂房,详细查看每一个车间、每一件重要设施,详细询问每一个生产环节及工艺流程,对传承人的传统工艺十分赞赏。在大孟镇大吕村,与《大吕武术》三位代表性传承人穆进威、穆文山、穆增社座谈,了解传承人的传承情况,观看传承人拳械套路展示,对传承人的业务水平和传承业绩颇为满意。
(撰文:吴 彬 摄影:朱 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