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农委因地制宜 科学应对 加强指导 切实做好今年小麦播种工作

  • 索引号:005253963/2017-00402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发布机构: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关键词:政务,工作信息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7-10-12
  • 发布日期:2017-10-12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郑州市农委因地制宜 科学应对 加强指导 切实做好今年小麦播种工作

      自9月下旬以来,我市阴雨天气较往年偏多,给全市三秋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据郑州市气象台预报,10月中旬全市仍将持续连阴雨天气。当前“寒露”已过,正值小麦适播期,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统一思路,认清形势,因地制宜,科学应对,切实抓好今年小麦播种工作,确保明年夏粮丰产丰收。
      一是加快秋收和腾茬速度。截止10月12日,全市秋收面积已达85.97%。各地要抓住降水间隙,及时收获和腾茬,力争收获一块,腾茬一块,为及时种麦争取时间。对已收获作物,要抓紧通风晾晒或机械烘干,防止霉变,确保品质,颗粒归仓。
      二是因地制宜,抢时播种。连续降雨对土壤温度、湿度、透气性等造成影响,播种前,一是及时进行放墒整地;二是要采用播种期弹性大的半冬性品种;三是要采取机械化精量匀播技术,保证播种均匀,播种深度控制在3厘米;四是加大播量。10月中旬以后播种的,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播种量0.5~1.0公斤;10月25日前后播种的,每亩播种量以12.5~15.0公斤为宜。五是要疏松土壤,及时查苗补各。要在天晴以后破除地块板结,帮助、促进出苗,发现有缺苗断垄的,有时补种相同品种。
      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麦播期是病虫害防治的有利时期,各地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和程度不同,采用对路药剂,搞好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土壤处理。对多种病虫混发区,采取杀菌剂和杀虫剂合理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以期达到“一拌多效”。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