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91572/2017-00231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荥阳市高山镇人民政府 | 关 键 词:综合,工作动态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7-11-02 | 发布日期:2017-11-02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这里绿色满街、山花烂漫、风景宜人;这里绿树成荫、山高水秀、生机勃勃;这里物产丰富、工业雄厚、人杰地灵;这里就是“国家级卫生镇”、“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河南省园林镇”、“中州名镇”、“郑州市林业生态镇”、“河南省阀门之乡”高山镇。坐落在荥阳市西部的高山镇近年来按照中央和各级政府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秉持“生态立镇、环境美镇、绿色建镇”战略,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把以人为本、环境保护与城镇化推进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农村城镇绿色发展的新模式,致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发展成果更好地用于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型山水园林乡镇。2017年10月12日至2017年10月25日,国家住建部官网公示2017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园林城镇拟命名名单,荥阳市高山镇作为郑州市唯一一家国家园林镇拟命名单位榜上有名。具体做法是:
一、生态优先,勾画镇村绿色生态系统蓝图
高山镇秉持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重要思想,确定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生态建设规划以建设高山特色块状经济为核心,以人与社会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主线,以提高全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重点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文化和生态人居建设,通过不懈地努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高山走上了一条绿色、环保、健康、和谐、高效、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在实际工作中,组织专家对全镇特色村、公园绿地、主次干道及新建小区的绿化规划设计进行科学规划评审,打造了东部汜水河流域2000亩生态湿地,南部山区优质生态小杂粮基地,西部万亩软籽儿石榴基地、石洞沟村特色历史文化传承基地,石洞沟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其“古村落、古民居,古家风、古乡情”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融相映,体现了人与自然、文化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二、以人为本,构筑自然和谐的园林绿化体系
该镇紧紧围绕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园林建设水平,形成了以大绿化为基础、以公共绿地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小区绿化为依托、以街头绿地为点缀,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一是突出“点”的开放,加快建设公共绿地。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高山镇群众文化广场、高山村农民文化广场、农民创业园游园、竹川游园等,各行政村建设公共绿地和小型游园22个,公园面积占地达3.4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0.18平方米,种植了各地特色树种及乡土树木182种,使群众在游玩的同时欣赏不同地域风光,陶冶情操。建设全民健身苑23个,添设健身器材主健身路径,给居民群众的休闲、健身提供了方便,也方便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是注重“线”的流畅,编织道路绿化网络。坚持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加强对镇区重点道路绿化的规划和实施,投入近4000万元在镇区建成了“五纵四横”公路网,全镇所有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绿化普及率达100%,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6%、绿地率达到45.9%。其中,镇区主次干道9条,道路绿化总面积9万平方米,迎宾大道、竹高路、创业路的绿化标准较高,树木花草品位高,管护较好,基本形成了步步见绿、路路有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镇道路绿化新格局。三是力求“面”的完整,营造绿色宜居家园。坚持“楼房建到哪里,绿化配套到哪里”,大力推进庭院和居住小区的绿化建设,全面开展了创建“园林式单位(小区)、绿化美化合格单位”活动,突出绿量和乔灌花草适宜结合,大量推广以藤本植物为重点的屋顶、墙面等立体绿化。近年来,先后建设了香山苑、高山社区、竹川社区等一批舒适宜人的现代化居住小区,高山中学、高山阀门有限公司及8个村委会分别创成郑州市、荥阳市园林单位,达到荥阳市园林单位标准的占全镇单位总数的42%,绿化达标单位在70%以上,新建居住区绿地率高于35%。
三、突出内涵,彰显历史文化地域特色风貌
在园林绿化建设上,该镇坚持“水为城之源,文为城之魂,绿为城之美”的理念,致力将高山建成一座山水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一流的山水园林城镇。一是“显山”,体现高山的“大气”。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建设风景林和生态林地,利用丘陵山区的地理特色,保持山体原有林被,补植其它季相的乡土树种,建设乡道村路,设置标识标牌,对全镇原有的4万多亩各项工程造林进行了补植补造,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3万株,新植和完善农田林网5000亩,新造防护林800多亩,新植其他造林3400亩,实现了城在山中、绿在城中、山城相映、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二是“秀水”,体现高山的“灵气”。竹川村是高山镇的东大门,连接G310国道,东出郑州、西入洛阳,汜水河流经竹川村4公里,最终汇入黄河。近年来,该镇加大对汜水河的治理力度,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对汜水河河道进行了清淤,对河道两侧进行了加固和生态修复,在竹川大桥北边2公里处,建有当地最美的人工湖-太溪湖,太溪湖占地200余亩,周围芦草荡漾、鸟语花香。三是“彰文”,体现高山的内涵。高山镇自古人杰地灵,据汜水县志记载已有2000多年历史,境内道教圣地逍遥观、佛教古刹竹林寺等,据荥阳市文物局统计高山镇历史文物点有42处之多。2016年,石洞沟村被国家七部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石洞沟村四面环山,群山环拱,著名的商相祠、红色鹅卵石建造的房屋、垒砌的窑洞和400余年的古槐是尤为难得的旅游资源,3000余年的“良弼家风”传承已久,勤俭持家的淳朴习俗已成为历史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基地。
四、倡导绿色,探索城镇生态发展新模式
一是大力推进村庄绿化。把农村道路两侧、河道两旁、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等能绿化的都绿起来,对主要交通沿线、道路节点实施精细绿化,松石造景,花草结合,乔灌木搭配。同时,做好退耕还林和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目前,全镇共退耕还林5728亩,高山村,冢岗村等六个行政村被郑州市林业局命名为郑州市林业生态村。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持用循环经济理论来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加快园区生态化建设步伐。近年来,该镇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以阀门等支柱产业为重点,不断提升工艺技术水平,推行清洁生产,逐步实现产业转型,高山阀门获中国驰名商标,超凡自控、精工蝶阀、太子春酒业等获河南著名商标。在升级传统工业项目的同时,注重引进生态、环保型的文化旅游项目,全力打造景区建设,动员群众开山凿石,铺设旅游步道,开设农家餐馆,建设了白水峪绿竹洼、许村湿地等景观,石洞沟村传统村落旅游文化项目已经制定出发展规划。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及相关产业链条,大力培育农业公司、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打造一批集中连片、具有相当规模的优质小杂粮、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基地,积极建设万亩软籽石榴基地、优质小杂粮绿色产业基地、沟域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基地,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养殖开发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截至目前,河南中农华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部山区万亩石榴基地建设,已完成项目投资1.54亿元,流转土地10550亩,栽种石榴树5680亩;小杂粮种植面积已扩大到2500亩;高山村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已经起步,重点开发“采摘-观光-休闲-度假”等新产业链,积极推进“农家乐”、“采摘游”等产业发展。
五、突出治理,打造环境优美园林城镇
一是治理环境卫生,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积极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以“硬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为载体,在行动中围绕“绿色家园”这个主题,主要对集镇、村庄暴露性垃圾、乱堆乱放杂物、杂草等进行集中清理;对交通干线和河流沿线等路段完成了绿化、美化和亮化;对影响大气污染的工地扬尘、道路扬尘、工业污染、秸秆焚烧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今年来,共出动大型垃圾清运车600台次,出动铲车、钩机等机械10台次,出动人力1500人次,清理生活垃圾500立方米,治理垃圾沟57个,规范摊点设置10处,栽植绿化树木11万余棵,新建绿化带900平方,镇村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二是治理生态污染,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追根溯源、源头治理,加大对各类扬尘、工业污染、秸秆焚烧、黄标车等重点范围、重点部位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加强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管理,扎实推进减点、控量,对碳素、阀门铸造等19家企业开展环保综合整治活动,全面清理查处“十五小”“新五小”和“土小”等企业。今年来,共治理扬尘点8个,料场料堆6个,硬化道路5800米,铺设防尘网30余万平方米,清理各类垃圾1.4万余立方。同时,加强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治理,重视水源涵养,关注水土保持,加快生态恢复,积极推进汜河沿线治理、太溪池生态恢复工程和竹林保护工程,分别开展了清洁水源行动和清洁土壤行动,建成镇区水厂一座、小型污水处理厂一座,铺设污水管网5.5公里,对镇域内中铝第四、第五赤泥库进行了复耕,消除了污染。三是加强园林管护,提升镇村绿化水平。为了保持造林绿化成果,该镇每年投入200余万元的养护资金,用于购买修剪机械、浇水设备及肥料等,招聘120名专业人员对道路、游园进行绿化、修剪、施肥、除草、杀虫、中耕和防冻等专业的绿化养护工作,从而使全镇园林管理形成市场化、专业化管理体系。同时,严格奖惩机制,坚持每月一次的绿化管养通报制度,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养护考核标准和程序;每年开展一次绿化达标单位评比,对原绿化达标单位进行年检年审,检查合格的颁发奖牌并通报表彰,对检查不合格的,给予“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实行有奖举报违法占绿毁绿制度,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城镇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监督。
近年来,该镇投资在园林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已经达到近1.5亿元,全镇植树近百万棵,人均绿地面积已经达44.32平方米以上,“片片新树已成林、鸟语花香沁人心”已成为高山镇生态建设的真实写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山镇必将摘得国家园林城镇的桂冠,人民群众也会快乐幸福健康的生活在这片美丽的绿色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