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峪镇马沟村:只想他们的生活环境更好些

索 引 号:005291521/2017-00155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发布机构:荥阳市贾峪镇人民政府关 键 词:工作
文    号成文日期:2017-11-27发布日期:2017-12-01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贾峪镇马沟村:只想他们的生活环境更好些

                       贾峪镇马沟村:只想他们的生活环境更好些

  户籍人口不到三千,实际居住人口却有三万,有人说:这是好事!有人说:求之不得!有人还说:这是坐拥金山呀!也有人说:这是机会!对于贾峪镇马沟村所有的党员干部而言,这是他们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平台,也是他们能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试金石。毕竟,人来了,考验也到了。

只想他们不再为水发愁

  十一月的贾峪镇马沟村,天真的很冷。在一个搅拌车轰鸣声、各种修路工程器械的低吼声一起“合奏”的工地上,身着棉衣、表情各异的现场围观者似乎不想放过任何细节,紧盯着正在操纵机械的师傅,似乎这些师傅都是为围观者自己家干活一样。这条路曾经是一条“水泥路”,没有地埋的下水管道,路边的渠沟年久失修,天热时污水横流、蚊虫飞舞,天冷时冰水封盖、出行受阻。晴天是“污水坑”,雨天是“养鱼塘”。污水、蚊子、冰冻的路面、令人发愁的出行成了这里三千口人最深的记忆。

  面对此情此景,从镇党委、政府到村两委,从包村干部、网格长到党员、群众都有所为:村里的党员志愿者、网格长定期带着工具清理这段路面的污水。清爽几天后,一切又照旧。面对着治标不治本的现状,马沟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专项资金的帮助下,党员群众齐上阵,商量对策、研究方案,拆除旧路面、开挖新下水道,规划设置新的窨井和沉淀池,经过规范的施工,这条1200余米“水泥路”变成了名符其实的水泥路。路修好了,心放下了。村委主任马志华颇为感慨的说:“这一片的三千口人不再为这条路发愁了!”

  只想他们不再为水睡不着觉

  “二组的无塔供水器底座已经建好了,不出意外明天全部装到位,每天存水生活的事要结束了……”贾峪镇马沟村二组组长一脸幸福的宣布着。相同幸福的事情在马沟村一组、五组、六组、十组也曾经发生过。

马沟村是一个处在郑州边沿、交通四通八达、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农村,对于城里大面积改造后四处寻找落足的郑漂们而言,这里无疑是一个理想的落脚点。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因水井失修、水罐吨位小、供水管道老化等因素导致的供水相对薄弱矛盾,此时此刻被放的更大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接到网格长反馈信息的时候,马沟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其实正在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借力于各项民族政策、农村基本水利设施扶持政策等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的帮助;另一方面积极向镇党委、政府汇报,镇党委、政府对这项关系到民生的事情大力支持;加上这些组的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和群众的积极配合。井打好了、地埋管埋好了、水塔建好了、曾经干涸的自来水龙头里流出了甘甜可口的饮用水,问题解决了,群众满意了!村支书马全玉说:“这些曾经的缺水组群众不用再为水睡不着觉了!”

  只想他们不再为这些事烦恼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马沟的村民收到了前所未有的红包:包括新田大道在内的数条道路均可直达郑州,X1、X2、565路公交和正在建设轨道交通6号线使得这里的人们外出有了更多的选择,不断涌来的人口给群众增收创造了条件。

  甘蔗不可能两头都甜。人多了,污水排放量增多了、垃圾增加了、消防及其他问题突出了。有问题不怕,因为他们在积极行动:包村干部、网格长积极协调,大型垃圾收集车派上了用场,走街串巷的垃圾收集车定时出现在居民家门口,负责清理垃圾池的车辆每天准时出现;党员、群众自发行动,对一些容易忽视的卫生死角开展大扫除活动。在上级的支持下,村两委组织人员对村内1200余米排水不畅的下水管道进行改造工程正在推进。为了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镇职能部门联系了专业的消防教员,在马沟村开展了全面的消防理论培训、逼真的消防安全演练活动;镇公安派出所、巡消防队、网格长、村组党员干部密切配合,在全村开展拉网式消防安全大检查,找出隐患、消除问题、做好预防。积极协调上级职能部门,为马沟村增加、增容了6台变压器,解决群众用电问题。正如镇党委书记吉喆同志所言:“要做一个时代发展的见证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自己努力工作参与其中,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每一名党员的使命!”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