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2017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667212634/2018-00014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荥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关 键 词:工作,工作信息,计划总结
文    号成文日期:2018-02-05发布日期:2018-02-05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荥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2017年工作总结

荥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荥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全体干部职工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围绕巩固与提升,多措并举,持续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城市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5月16日,以“抓源头管理,构建建筑垃圾管理长效机制”为主题,在全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2017年被评为河南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现将2017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

(一)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有序推进。5月15日全省召开了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积极稳妥”的要求,扎实推进我市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工作。7月19日完成了我市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文件拟定,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9月13日完成实施方案政府审议稿,9月27日作为专项议题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9月28日通过市委常委会审议;9月30日举行了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综合执法局)揭牌仪式,完成了我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机构设置和一线执法人员执法制式服装、标志标识统一。10月24日,郑州市推进城市执法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市《实施方案》(审议通过稿)进行了审核批复。同时尽快出台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加快推进整合划转职权、规范执法流程、制定权责清单、实施执法重心下移、建立健全运行机制等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年度改革任务。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二期项目。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一期建设基础上,推进系统二期项目建设,目前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二期建设项目涉及系统内容已完工,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整合城市管理信息资源,构建政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大城管落地。

 (三)新增公厕及垃圾中转站项目。新建简易式公厕2座(成皋路紫荆名苑游园公厕、荥泽大道与禹锡路交叉口西北角公厕)、砖混式联体式公厕和中转站2座(荥泽大道与泽众路交叉口西北角、京城路与泽众路交叉口西北角联体式公厕和垃圾中转站)、京城路南路单体式垃圾中转站1座已全部竣工验收。

       (四)夜景亮化照明工程项目。对郑上路索河桥、荥泽大道跨陇海铁路桥、广武路带状游园(郑上路至演武路段)等5处区域实施亮化。目前,工程项目已全部竣工。

    (五)停车场建设项目。由郑上豪布斯卡公司投资9000万建设的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约780个车位,9月底已投入使用,向社会公众开放。

       (六)荥阳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PPP运营模式社会资本方的公开招标工作,正在按照PPP模式要求进行依次谈判;已完成省政府和郑州市国土资源部门用地手续批复,正在向荥阳市国土资源部门批转。

    (七)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目前,已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24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6座移动式压缩站的建设及投入使用工作,新购置配套垃圾清运车辆20辆;为各乡镇共购置发放环卫人力三轮车1830辆,机动三轮车450辆,农户垃圾桶160289个;完成各乡镇36座(含环保局承建14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清运车19辆的移交和日常卫生管理及垃圾清运工作。

(八)农村污水集中治理项目。目前,已启动广武、高村、王村三个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6050.3万元,项目覆盖40个规划保留村32773户,预计项目将于年底完工。

二、多措并举集中整治,市容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一)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日常作业标准,对市区道路、楼院、城中村及公厕、中转站实行区域一体化管理;严格落实环卫各项保洁制度,按照“双七”标准(道路每平方米浮沉不超过7克,保洁周期不超过7分钟)实施精细化管理;投资2550万元新购置47辆洗扫车,加大洒水降尘力度,做到湿法清扫全覆盖,以高压水枪冲洗、人工清扫和人机结合清扫等方式,对市区主次干道实行不间断的大规模循环清洗,有效减少道路扬尘污染,促进环境质量改善。目前,我市市区主干道快车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慢车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

(二)疏堵结合,强化市容市貌管理工作。一是依托网格化管理,建立工作台账,及时处理网格反映事项,保持日常市容秩序的整洁有序。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与有关执法单位协同,围绕解难治乱,主攻“十乱”现象,有重点、有步骤地对辖区内的流动经营摊贩和占道经营门店进行集中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坚持管理和服务相结合,根据季节特点,引导外来及周边农民自产果蔬到指定地点销售,从源头上解决流动经营以路为市的问题。对城区汽车站、商场、中小学校周边重点区域以及人流密集路段,通过劝阻引导、错时巡查值守进行严管严控。二是严把户外广告牌匾审批关,做好日常巡查,实施排查统计,登记;及时查处各类违章设置户外广告的行为,对违章设置及影响市容的户外广告进行集中拆除。全年累计拆除违规户外广告76处,下达执法文书49份,立案处罚4起。三是开展露天烧烤及餐饮业油烟治理。对建成区内餐饮场所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安装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共排查建成区内餐饮服务场所1102家,督促设备安装使用1060家,安装率达97%,使用率为100 %。

(三)建筑垃圾清运管理     趋于规范有序。加大建筑垃圾清运管理力度,要求所有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全部加装GPS(北斗定位)、车载视频监控“三合一”系统;对现有渣土车辆进行升级改造,凡车厢三面有“田”字格容易积存渣土的,要对三个立面进行平面改装,确保三面平整不挂泥;对原有的自动软蓬覆盖全部改装成自动硬质蓬盖,加装车轮自动冲洗装置,清运公司车辆喷涂环保标语及监督联系电话。建立执法台账及执法影像记录,采取GPS监控平台24小时监控和全天巡查执法相结合措施,发现违规车辆按照执法程序及时处置,通过严格的执法管理及考核等手段,规范建筑渣土处置市场管理,杜绝建筑渣土私拉乱倒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全年累计处置渣土遗撒污染路案件30起,许可勘验80次。

(四)加强市政设施管养,提升设施基础服务能力。建立桥梁一桥一档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桥梁管养及时;开展城市防汛工作,制定防汛预案,开展防汛演练,提高全体人员防汛意识及应对能力。加大重点地段的巡查力度,对全市建成区主次干道市政公用主管网污水井、雨水井、检查井、窨井盖缺损情况实施巡查,对市政公用主管网污水井污水漫溢存在隐患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及防汛物资检修。全年累计清淤管道总长度约14万米、清挖窨井6000余座,更换窨井井盖265个,井盖框306套,疏通排水19处,加固修砌窨井48处,安装防坠网1000余个。

(五)做好城市防汛、城乡考评、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及大气污染防治配合工作。一是作为城市防汛、城考办公室牵头单位,认真落实工作责任,积极做好牵头单位总协调作用,加强与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形成管理合力,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制定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开展排查整治,落实责任,未发现建成区范围内存在黑臭水体现象。二是认真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对露天烧烤专项整治、道路扬尘治理、渣土运输实施专项治理,制定《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防治实施方案》、《环境污染防治夜查专项行动方案》等针对性方案,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长效工作机制;每日根据市区城市道路洒水降尘、清扫保洁情况和建筑垃圾运输的监管情况以及露天烧烤治理情况,及时向市大气办反馈。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