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孟镇委员会大孟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孟镇助推中牟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县城)提名城市(县城)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005294992/2018-00051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发布机构:中牟县大孟镇人民政府关 键 词:政务,工作
文    号:孟发〔2018〕7号成文日期:2018-03-09发布日期:2018-03-09
体    裁:通知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中共大孟镇委员会大孟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孟镇助推中牟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县城)提名城市(县城)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各行政村,镇直各单位:

现将《大孟镇助推中牟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县城)提名城市(县城)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中牟县大孟镇委员会    

 大孟镇人民政府         

 2018年3月9日          

 

大孟镇助推中牟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县城)提名城市(县城)工作方案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综合反映。创建文明城市,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2017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提名县城)(以下简称创文)的奋斗目标。为扎实做好我县创文相关工作任务,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文为目标,以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全镇文明程度为重点,以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主要形式,不断提高我镇文明创建水平,为我县建设郑州都市区田园新城提供道德风尚支撑。

二、工作目标

(一)深化提升年(2018年)。持续加强思想基础、社会风尚、发展环境、工作机制等重点领域的工作力度,对一些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攻坚。开展多种形式创文活动,进一步提升全镇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养。

(二)巩固达标年(2019年)。严格对照《河南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7年版),在自查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完善提高创文成果,2019年6月底前务必保证承担任务全面完成。

三、重点工作

根据《河南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7年版)》,按照“主攻弱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的思路,重点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筑牢固的思想基础

1.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列入党委中心组和各支部学习计划,制订学习方案。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学习宣传,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广泛开展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党支部要切实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政策教育,积极稳妥做好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引导,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加强工作部署,落实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化宣传普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列入党委中心组和各支部学习计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中,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在镇域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广泛宣传普及12个主题词,刊播展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塑造中原人文精神。运用文学作品、文艺节目、民间文艺等形式传播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依托公共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运用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等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印发居民文明手册,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倡导文明礼仪新风。注重实践养成,围绕“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专项行动,开展全民敬业、全民守礼、全民节俭等社会实践活动。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弘扬中原优秀家风文化,宣传文明家庭先进事迹。

(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

1.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部署,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行业规范、学生守则、团体章程等规则制度。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建立完善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制度,广泛发动群众选树道德模范、评议和推荐身边好人,树立典型性、先进性、示范性强的道德标杆。建立健全道德模范帮扶礼遇制度,加强对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管理。提高居民文明素养,公共场所无争吵谩骂、乱扔杂物、乱贴乱划、随地吐痰、损坏花木等不文明行为。辖区无烟草广告,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有明显禁烟标识,无烟区没有吸烟现象。景区、公园、广场、主要街道等场所文明有序。开展扶贫帮困、慈善捐助、捐赠器官、义演义诊、环境保护、植绿护绿等社会公益活动。鼓励见义勇为,完善见义勇为人员认定机制、补偿救济机制,健全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和抚恤待遇。

2. 营造诚信守法社会环境

加强诚信建设制度化,推进诚信教育实践。以“诚信,让河南更出彩”为主题,大力发掘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批评鞭挞失信败德行为。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加强文明诚信服务,服务窗口从业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有效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无吃拿卡要、慵懒散拖现象。加大法治宣传教育,落实《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增强全社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建立和完善打击假冒伪劣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

    3.培育文明社会风尚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完善志愿服务统一信息平台,健全登记注册、服务记录、关系转接、兑换服务、褒奖激励等机制。以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窗口单位为重点,加强“文明使者”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志愿服务。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行动,开展文明餐桌活动,抵制餐桌浪费、包装过度、生活浪费等不良风气。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建好用好网络媒体,开展网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壮大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倡导文明上网,开展网德建设工程,举办网络公益活动,吸引网民广泛参与。

(三)加大村镇建设提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实施村镇建设提质工程

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制定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统筹协调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主要建设目标达到或超过省定指标。科学制定城乡总体规划,加强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镇精细化管理水平,道路安全设施配置完整,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拆除违章建筑,开展广告牌匾整治,改善镇容镇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在镇村(社区)统筹建设综合文化站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等活动。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大孟,提高农家书屋管理水平。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利用全民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时间节点,深化拓展科普活动。

2.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经济发展指标稳步增长,各项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同类镇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低于全省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级下达规划指标,新增建设用地不超过上级下达计划指标。依托本地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80%,新农合完成率达到100%,养老保险完成率达到90%。做好军队专业干部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食品药品经营单位不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及时查处。全镇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建立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设置明确的避难场所,开展减灾、防灾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救灾应急预案。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严格执行事件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制度。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两抢一盗”等犯罪成效明显。完成扶贫任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有效开展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旧村改造。农村环境干净整洁,管理规范有序,无脏乱差现象。建立文明创建结对帮扶机制,大力开展文明村创建,支持广大农村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评定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创新发展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引领作用。

(四)建立创建长效机制,深化创文活动成果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党政办组织协调,各村及镇直及驻镇各单位各负其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创建体制和工作机制;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总结工作,查找问题,推动创文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2.建立健全创文责任机制。把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工作指标和任务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坚持牵头站所与责任单位相协调、重点工作与长效建设相促进、突击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实现创文工作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创文组织体系,确保创文工作常态化。

3.建立健全活动引导机制。广泛开展各类创文宣传活动,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和社会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创文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进展以及好做法、好经验,在全镇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使创文工作家喻户晓。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文活动,不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

4.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对创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文明行为、不作为部门的曝光力度,促进整改。加强社会监督,开通群众监督热线,建立义务监督员制度,及时收集和整理社会各层面对创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责任单位整改,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5.建立健全创文督查机制。建立创文汇报制度,各单位、各行政村按任务分解每月向镇党政办报送一次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每月开展一次由镇领导参加的创文工作检查、观摩、督导。各单位要建立相应督查制度,促进创文工作不断深化。对专项督导、视察中发现的问题,由镇党政及时反馈各相关部门、各行政村,明确整改时限,通报整改情况。

6.建立健全创文考核机制。加强创文工作考核,将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的创建作为创文工作的有机载体,使创文工作真正做到全方位、广覆盖。各单位、各行政村创文工作开展情况也将作为评价村“两委”干部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综合考核。

7.建立健全创文保障机制。强化人员保障,切实解决人员配备、工作条件等实际问题,明确从事全镇创文工作,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坚持镇机关干部带农村、党员带群众,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县城)提名城市(县城),创建活动的群众参与率>90%。强化财力保障,把创文工作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

8.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各单位、各站所要统筹兼顾、密切配合,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形成各部门联动的创文工作合力,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城乡文明程度整体提升。

9.建立健全创文奖惩激励机制。创文工作坚持有奖有罚、有责必究、失责重罚。对在创文工作中行动迅速、成效显著的单位、村和个人,由镇党委、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获得国家、省、市有关荣誉称号的单位、村给予相应奖励。凡创文工作不力,给创文工作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思想认识。创文是一项长期而重要工作,需要全镇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各单位、各行政村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创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和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成立专门创文机构开展创文工作。

(二)狠抓组织实施。各单位、各行政村要根据本工作方案精神,按任务分工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本村具体工作计划和落实措施,精心设计工作载体和抓手,找准亮点,形成有特色的创文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创文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三)营造浓厚氛围。制定创文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宣传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文工作宣传。加大外宣力度,向上级媒体推送全镇创文工作亮点,充分利用建筑工地围挡、线杆、路名牌、LED显示屏、户外广告牌等社会媒介,做好创文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大孟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    

    2018年3月9日印发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