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实体经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衰减,要素资源约束的加剧,过去发展实体经济主要依靠的需求侧管理,其所产生的副作用日渐明显。当前我国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结构性错位,突出反映在实体经济供给侧的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要;主要表现为僵尸企业“僵而不死”致宏观杠杆率高位运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房地产泡沫风险聚集,存在大量的无效供给;主要表现为旧发展动能的日益衰减,而新发展动能的形成和壮大尚需时日。因此,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
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稳妥有序破除无效供给。过去五年,我国在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基础上,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加大去产能力度,退出钢铁产能1.7亿吨以上、煤炭产能8亿吨;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得到控制;积极稳妥去杠杆,控制债务规模,增加股权融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连续下降,宏观杠杆率涨幅明显收窄、总体趋于稳定。但未来我国破除无效供给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继续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同时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
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造有效供给。实体经济是市场主体创造的,有效供给的创造也要依赖于市场主体的活力。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造有效供给,需要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过去五年,我国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等措施,有效激发了微观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我国经济增长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实践证明,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也是创造实体经济有效供给的主要途径。
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必须要大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新发展动能。过去五年,我国深入开展“互联网 ”行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出台现代服务业改革发展举措、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等等,有效推动、引领了新发展动能的迅速壮大。未来,还要进一步发展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通过国家层面的重大政策、重大规划、重大改革,进一步推动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引领新发展动能形成的方向。
综合来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实体经济的供给质量,就是要破除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推动新旧发展动能的接续转换,以此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一项战略,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协调配合。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