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牟县建筑业运行情况分析

索 引 号:005295418/2018-00077主题分类:综合政务/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中牟县统计局关 键 词:综合,政务,统计,信息
文    号成文日期:2018-03-28发布日期:2018-03-28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2017年中牟县建筑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7年,受投资和经济下行的影响,中牟县建筑业生产发展速度趋缓,全年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5.5亿元,同比增长14.5%。

一、建筑业运行特点

(一)本年新签订的合同额占全年合同额的65%,企业发展后劲继续增强

2017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大力开拓市场,积极承揽房屋建筑、安装、装饰等各项工程,全县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62.4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21.8亿元,同比增长43.8%,本年新签订合同额40.6亿元,同比下降4.4%。

(二)建筑工程产值占比高

2017年,中牟县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5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9.8亿元,同比增长23.0%,占建筑业总产值的83.9%;安装工程产值5.4亿元,同比下降4.9%,占建筑业总产值的15.2%;其他产值0.3亿元,同比下降59.4%,占建筑业总产值的0.9%。

(三)企业承包工程以建设单位承揽工程为主

2017年,全县建筑业企业直接从建设单位承揽工程完成产值34.5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自行完成施工产值34.4亿元,同比增长14.2%;分包出去的工程产值0.1亿元,同比下降94.3%。从建设单位以外承揽工程完成产值为1.1亿元,同比增长91%。

(四)建筑业竣工产值与施工面积双双下降

2017年,全县建筑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24.3亿元,同比下降5.8%,竣工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68.4%;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2%。

二、建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个数较少。全县现有在库资质内总专包建筑企业40家。由于制度原因,部分企业无法纳入统计。部分在中牟县施工的建筑业央企未在中牟县注册法人,无法纳入统计。在中牟县注册的建筑业企业70家,其中12家属于商品混凝土资质,不符合资质内建筑业入库要求,12家找不到企业经营地也联系不上,6家空壳企业或没有工程。

(二)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偏低,降低了企业盈利水平。建筑业企业施工人员队伍大部分是农民工,知识水平相对低,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不足,对拓展建筑市场也有一定制约作用。2017年,全县建筑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为17648人,工程技术人员只有1565人,仅占全部从业人员8.9%。

(三)建筑业企业总体实力较弱,高资质企业比重有待提高。目前建筑业企业面临的不仅是本区内的竞争,而且是全省全国甚至还有境外的企业竞争,没有强大的实力很难取胜。全县46家(含6家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内建筑业企业中,具有特级资质企业0家,1级资质企业7家(3家施工总承包、3家专业承包、1家劳务分包),特一级企业比重仅占15%。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开放,建筑企业“准入”门槛低,导致建筑队伍急剧膨胀,遍地开花。但现代建筑已非“钢筋加混凝土”那么简单,对建筑主体质量、工艺技术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要在继续做大做强传统土建工程的同时,积极向基础安装、装饰装璜、市政工程、路桥、水利、电力等专业施工领域拓展。主动适应国家投资结构的调整和建筑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承包商体系,提高全县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建筑业技术创新。必须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和关键。中牟县建筑行业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依靠科技推动产业升级。一是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有条件的大型专业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大建筑业科技投入。建筑企业可以从工程结算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企业技术进步发展资金。三是加大人才体系和职工队伍建设,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对二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家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驾驭市场的综合能力。

(三)要立足本地市场,在做大、做强、做精、做专企业的同时,保持已有的市场份额,积极开拓市场,鼓励企业集团参与总包竞争,让精专的企业渗入到专业技术高精尖的市场,从而进一步提升本地建筑业企业竞争力。二是积极拓展市外、省外市场。支持本地建筑业企业跟踪国内外投资热点,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专业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走出去”,关注“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市场空间。

(四)发挥服务作用,督促企业申报入库。全县建设、统计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服务作用。加强建筑业企业法人入库管理工作,夯实建筑业统计基础。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行业统计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督促企业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强化企业的统计申报责任,设立专(兼)职统计人员,掌握统计知识和方法,及时准确的在统计联网直报系统上报数据。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