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孟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孟镇创建中国武术之乡工作 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索 引 号:005294992/2018-00100主题分类:综合政务/通知公告
发布机构:中牟县大孟镇人民政府关 键 词:通知
文    号:孟政〔2018〕97号成文日期:2018-05-09发布日期:2018-05-09
体    裁:通知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大孟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孟镇创建中国武术之乡工作 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各行政村,机关各站所(办、中心),各相关单位:

现将《大孟镇创建中国武术之乡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按照文件精神予以贯彻落实。

 

中牟县大孟镇人民政府        

2018年5月9日           

大孟镇创建中国武术之乡工作实施方案

(2018—2020年)

 

在成功创建河南省武术之乡、中国武术之乡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围绕“强身、修德、精武、报国”的“大孟武魂”、振奋民族精神,注重“以武养德,引领文明风尚;以武强身,助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精武报国,发挥武术特长、助推中华复兴”,进一步深化“五抓五进五推动三突出”活动,着力打造中国武术名镇,奋力让大孟武术“走出中原、走进全国、走向世界”。

一、创建主题

深化“五抓五进五推动三突出”,打造中国武术名镇”。五进,即武术进农村社区、进中小学校、进家庭、进机关单位、进企业。五抓五推动,即一抓队伍建设、骨干推动,二抓娃娃习武、培训推动,三抓扶持引导、政府推动,四爪展演展赛,示范推动,五抓以武养武、产业推动。三突出,即突出以武强身,打造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建设的武术名镇;突出以武修德,打造引领文明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武术名镇;突出精武报国,打造培育武术产业、助推中华复兴的武术名镇。

二、明确目标,激发干劲

(一)深化武术“五进”活动,全镇习武突破4万人

设立武术非遗传承基地,深化武术进农村社区;实施“2115”计划,深化武术进校园;评定命名“武术之家”,深化武术进家庭;纳入年底考评内容,深化武术进机关单位;丰富业余文化,深化武术进企业。

(二)打造二洪拳武术特色品牌

出版《大孟镇大吕二洪拳拳谱》5套丛书,建成二洪拳传承基地,推广历时200年、80多套的二洪拳,并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打造武术特色品牌。

(三)组建大孟镇武术协会

引导、组织全镇武术运动员参加各类各级武术比赛,开展武术段位定级工作,争取发展各级武术会员5000人,提升大孟武术整体水平。

(四)加强武术场馆建设

提升10处武术教学点为武术馆,建成1所文武双修学校,培养骨干2000人。

(五)组建大孟武术表演团队

加强对中外武术交流、展赛活动,让大孟武术走出河南,到港、澳、台以及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展演交流。

(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组建武术影视公司,尝试拍摄2部有关武术方面的影片;大力培育武术教学培训、表演娱乐等文化产业,2020年武术产业年收入力争突破1000万元。

(七)组建大孟镇武术培训中心

从各学校、各村习武人员中,挑选有志向、有基础的200人作为重点,到镇武术馆系统训练,培养精英人才,到2020年培养2000名武术骨干。

(八)组建大孟镇武术研究会

加强对武术分类研究,重点进行武术健身养生、风采展示、武术技击三方面研究,并出版武术理论书籍和音像制品。在编辑、出版《大吕武术拳谱》六套丛书的基础上,以大孟镇现有武术为根基,吸收其他各种武术方面的健身精华,融合瑜伽、气功、中医、食疗、柔术、健身操、欧美健身方法的基础上,挖掘出版针对性、实用性强的《中国武术健身养生精要》一书,为群众健康奠定基础。

三、提升实效,深化“五进”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武术之乡创建的实际效果,深化武术“五进”活动,即武术进农村社区、进中小学校、进家庭、进机关单位、进企业,多渠道培养武术人才,形成全民习武强身热潮,力争全镇习武人员达到4万人。

(一)设立武术非遗传习所,深化武术进农村社区活动

在大吕村、李南溪村、王林庄村和镇区社区等农村及社区设立武术非遗传习所,常年开展武术培训活动,推动农村习武常态化、经常化。到2020年带动6000群众习武强身。

(二)实施“2115”计划,深化武术进校园活动

“2115”计划,即学校每周每班开设两节武术课,每天下午一小时武术特长生集中训练,每年暑期开展一个月武术公益培训,通过长期努力,培养武术特长生,努力为武校、体校、军校、警校、艺校输送高素质的武术人才,并为习武人员找到发挥所常、报效祖国的途径。计划在大吕、茶庵、平安路等学校设立武术课,逐步推广普及;到2020年全镇各中小学校普遍设立武术课,让全镇6000名师生普遍习武强身。

(三)评定命名“武术之家”,深化武术进家庭活动

在各村设立30户家庭进行示范带动,2020年达到70%的家庭习武强身,以家庭习武为抓手推动全民习武强身。

(四)纳入年底考评内容,深化武术进机关单位活动

把武术作为机关单位的工间操,推动全体干部职工习武强身。

(五)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深化武术进企业活动

引导企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习武跳舞,推动各行业人员习武强身。

四、政策激励,政府推动

    把中国武术之乡创建作为镇政府重要工作来抓,把武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大力扶持发展武术事业。

(一)健全组织

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每季度召开文化产业发展专题会,研究解决有关问题。

(二)制定规划

制定《大孟镇武术之乡创建三年发展规划》,协调组建大孟镇武术活动中心和文武双修院校。

(三)培养教练

按照平均100人一个教练的标准,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通过外聘教练和从本镇武术人才中选拔培养等途径,逐步组建一支600人的教练员队伍。并派到各村、各学校及企事业单位进行培训或辅导、指导。

(四)政策激励

筹措武术产业发展基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对武术产业的激励,扶持武术教学工作发展。

五、培育产业,以武养武

根据大孟文化产业基础和《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产业重点,将重点发展教学培训、演艺娱乐、武术健美养生业,其次逐步发展文化会展业、影视制作业、技击保安产业。

(一)依托文创园,大力发展影视制作产业

大孟镇是“郑州国际文化产业产业园”的主战场,境内有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王潮歌“只有河南”主题演艺公园等国内知名公司。加强与这些大企业的对接,发挥大孟镇武术人才优势,参与拍摄武打影视制作,努力培养10名以上的武打影视演员乃至明星。同时,尝试制作制作武术光碟、网络短片,并尝试拍摄2-3部正式的武术影视片。

(二)依托文创园,大力发展演艺娱乐产业

以武术为重点,组建大孟镇武术艺术表演团,多渠道外出表演。一是融入文创园文化企业。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河南省打造的中原文化名片。要依托其中的华谊电影小镇、王潮歌“只有河南主题演艺公园等知名文化企业,发挥武术特长,参与节目演出,增强节目武术含金量和艺术品位,同时打造武术文化娱乐产业;二是喜庆表演。以优惠的价格为群众搞演出,特别是老人祝寿、开业庆典、娶媳妇、小孩九等喜庆事,以神武优美的武术增添喜庆气氛;三是接受邀请。由国内机构或国外相关机构向武术表演团体发出邀请,进行无偿或有偿演出;四是媒体推介。媒体机构与武术表演团共同合作,表演团体免费或有赏为媒体演出节目,扩大影响力;五是中介介绍。由演艺经纪人在国内外寻找市场,依据合同对演出收入进行分成。通过培育演艺娱乐产业,展示武术魅力,增强以武养武经济实力,又吸引更多群众加入习武健身行列。

(三)围绕武术普及,大力发展教学培训产业

发挥好已经出版的《大孟镇大吕武术拳谱》,培育武术教学产业。依托大孟镇武术培训中心,集武术教学、武术训练、交流切磋、表演比赛、养生健身于一体,每年培训武术运动员600人;设立30个村级武术教学点,立足大孟,辐射周边,每年培训1000人次。注重学研培训、展览比赛、产业发展“三位一体”,联动发展。加强与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院校联络,在即将形成的郑汴新区大孟区域建立武术培训附属学校,以美国、俄罗斯、韩国为重点,加强对外武术学习交流。

(四)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大力发展健美养生产业

武术在强身健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健身是当前武术产业潜力最大的市场,要把健美养生产业作为重要的武术产业来培育,重点推广太极拳、气功、少林童子功、易筋经等养生术。组建大孟镇武术健美养生馆;搜集整理各类健身养生法,综合出针对老中青少等不同年龄训练的几套武术操,并并编辑出版《生命之光--大孟镇武术健身养生精要》,并在全镇推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力争武术健身群众超过4万人,为实现习武健身人员寿命突破百岁奠定基础。

(五)发展武术会展产业

以武术为媒,搭建中外客商交流、洽谈项目的平台,拉动经济增长。在发展武术教学培训、演艺娱乐等产业的基础上,通过举办中原大孟武术节(进行武术健身养生术、风采展示及武术技击)等活动,架起项目洽谈桥梁,实现“武术搭台、经贸唱戏”,推动经济发展。

(六)发展技击保安产业

继承武术格斗技击精华,加强绝技的继承与完善,切实增强武术的技击防身能力,为从事保安职业培训人才。并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武术比赛,争取获得奖项,不断提高大孟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