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91337/2018-00021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荥阳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 关 键 词: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8-05-01 | 发布日期:2018-05-20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2018年是荥阳市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的验收年,为进一步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完善与提升,4月28日上午荥阳市文广新局组织主要领导及13名业务骨干,并邀请郑州市文广新局相关处室人员,到兰考县进行学习交流,并实地观摩了该县兰城书房、桐花书馆、张庄戏院、堌阳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文化阵地,全方位学习兰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在学习交流会上,兰考县文广新局局长孙理胜、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队长李永杰系统性地介绍了该县文化广电工作中的一些典型经验和创新性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在公共文化财力支撑方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2015年至2017年年均投入文化建设的资金7737万元,2018年计划文化建设资金总投入1.2亿元。
2.在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建设方面。县一级的,由县编办从各单位统筹26名具有一定文艺才能的工作人员纳入文广新系统编制,同时采取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11名大学生志愿者安排到文化馆、图书馆等部门;乡村两级的,以“县聘、乡管、村用”的方式,招聘483名文化协管员充实到乡村两级,乡镇级文化协管员每人每月补贴1800元、行政村文化协管员每人每月补贴1300元,有效提高文化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解决基层文化工作无人管、服务不到位、管理跟不上等问题,打通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3.在图书馆建设方面。投资3400万元,建设17个街边书屋,每个书屋藏书5000册,可自助借还,打造“15分钟阅读圈”;与新华书店强强联合,开展“你看书我买单”活动,市民、青少年学生在新华书店挑选喜爱的图书,新华书店加签后即可免费带回家,阅读后交还到图书馆;建立20多个馆外流通站,与县图书馆通借通还,为群众提供便捷的阅读服务。
4.在文化馆服务效能发挥方面。邀请多家社会文艺团体,依托文化馆多功能培训室对全市文艺爱好者进行书画、古筝、钢琴等文艺基础性培训,既使文化馆的公共文化阵地得到充分利用,文化服务作用充分发挥,解决了“空心化”问题,同时也使社会文艺团队借助文化馆平台提升了自身形象,达到合作共赢的实际效果。
5.在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面。焕发农家书屋新活力,不搞一个模式走到底,而是通过充分的调研摸底,将农家书屋建设地址选在人群密集场所,并为每个书屋投入2万元进行简单而富于特色的改造,同时,为了切实解决农家书屋“铁将军”把门的实际问题,对全县450个行政村村委拆墙透绿,并定期补充新书,为群众提供更宽敞优美的阅读环境;简化财政补贴渠道,与财政局、住建局等相关局委联合成文,实现全县农村文化广场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文化活动场地;利用乡土人才、文艺爱好者,每个乡镇打造一支固定的文化志愿者演出团队。
6.在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方面。投入700万元开办“文化礼堂·幸福兰考”文化活动项目。该项目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广新局、教体局、广电总台、团县委、妇联、工商联六部门联合承办,做到每日有节目、节目不重复、群众免费看。并将此项目纳入财政预算,每年财政拨付200万元,已经成为推动兰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精神原动力基地之一。
7.在广播电视建设方面。邀请专业公司设计并完成无线电视网络信号全县覆盖,为群众提供免费服务,取代传统有线电视付费服务的旧模式,让党的声音传递到每个地方。
会议上,孙理胜局长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改革”“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文化工作就是要与时俱进,秉承改革和创新的态度,敢于大胆创新,事事处处以保障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群众喜欢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往什么地方努力,始终以群众是否满意做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准绳,以扎实的行动践行对习近平总书记“三年脱贫、七年奔小康”的庄严承诺。
兰考之行,为荥阳创建省示范区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经验,达到了提神明目醒脑的目的。回来之后,李局长结合荥阳实际,就当前的文化工作重点安排与今后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严格对照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抓紧做好档案资料的整理和迎检准备工作;二是要认真学习兰考的文化工作模式,创新思维、转变观念,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推动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及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效能再提升;三是要合纵连横、三级联动,与教体、团委、妇联等部门强强联合,发挥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资源优势,为全市群众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提升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