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财政厅坚持问题导向,以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为目标,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形成“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的预算管理新机制,改变预算资金分配固化格局,切实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预算绩效顶层设计。按照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要求,正在研究制定预算绩效制度管理体系,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规范绩效管理各环节操作程序、步骤及责任分工,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制度基础。
二是继续拓展绩效管理覆盖范围。将现行四本预算全部纳入绩效管理范围,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结果全过程。在现有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全覆盖的基础上,一般性项目支出中有期限要求的支出逐个设立绩效目标;基本支出和一般性项目支出中的经常性支出,连同部门其他支出安排统一设立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对于没有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不明确的项目,省财政原则上不安排。实施部门整体绩效预算改革试点,围绕部门职责和事业发展规划,以预算资金为主线,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全面衡量部门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推动提高部门整体绩效水平。
三是全面实施绩效评价。建立资金使用单位自评、主管部门绩效评价和财政再评价机制,其中:单位自评覆盖到所有财政支出,主管部门绩效评价每年至少覆盖其支出的1/3,财政部门再评价每年至少覆盖1/3的部门,重点关注重大财政支出政策评价。今后各类即将到期的财政支出政策,如需延续的,原则上须先进行财政绩效评价,再根据评价结果等统筹考虑是否延续。
四是强化绩效运行监控。依托预算执行系统和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绩效目标按期保质实现。建立重大政策、项目及转移支付绩效跟踪机制,对问题严重的暂缓或停止预算拨款。
五是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和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差的政策、项目督促改进,对低效无效的坚决取消,对交叉重复和碎片化的政策、项目予以调整。继续选取部分部门绩效评价报告和财政绩效评价报告报省人大常委会审查。将省直部门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结果与财政安排的职工奖励经费挂钩。
六是调整完善预算资金管理。规范专项资金基础管理,按照“部门职责-工作活动-预算项目”的对应关系,完善省本级现有专项资金设置,形成部门职责引领专项资金安排的良好导向,为后期预算绩效评价奠定基础。调整完善一般性项目支出编列办法,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其中:一级项目相对固定,以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为基础分为十大类;二级项目由各单位根据需要和项目支出具体用途,在一级项目下细化编制,每个一级分类下包含的二级项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个,为分类建立一般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条件。
七是夯实预算绩效基础管理。明确财政部门与预算部门绩效管理责任分工,加强宣传培训,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建设省级绩效管理第三方机构库、专家学者库及监督指导库,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建立完善分行业分领域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健全省级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预算编制系统深度融合。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