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安全水的搬运工

索 引 号:358372706/2018-00091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其他
发布机构:郑东新区水务局关 键 词:水利要闻
文    号成文日期:2018-07-31发布日期:2018-07-31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中国水利报:安全水的搬运工

    2018年7月12日

    风雨无阻供水人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一次次的抢修,一次次在寒风肆虐、烈日炎炎中奋战。他们默默穿梭于城市与乡村的大街小巷,无怨无悔地用汗水守护着城乡水脉,为老百姓送出汩汩净水。保障供水,让百姓喝到放心水,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就是平凡的供水人。

    本报通讯员 祝安荣 文/图

  “今天我去祖师庙镇看看,它下辖的松林、刘楼两个村没供水,仓房、彭贩、毛店三个村入户率还不到60%,而且水源不够,水压也小……”早上五点半,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段集齐山村村部会议室灯火通明,老常洪亮的声音从屋里传了出来。 

  老常叫常元发,年龄不算大,但因为人踏实可靠,工程技术扎实,同事们称之为“老常”。他是固始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测监督站站长,同时担任农村安全饮水南部战区副指挥长,长年在齐山村工作。 

  老常每天都要开“两会”:早上五点半召开例会,安排当天工作事宜;晚上八点开碰头会,总结一天工作中存在问题,商讨解决办法。 

  老常要常常带领突击队翻山越岭寻找水源,引流入井,组织节点控制工程,解决技术难点,还要负责工程技术质量监测,督促协调工程进度等工作。 

  每天顶着烈日走访群众,寻找安全饮用水水源点,对老常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几个月下来,他的脸晒得黝黑发亮,身形更加矫健。和他说会话,经常能被三四个电话打断:“常站,齐山村7个取水点建的水窖,现在有2个已经没水了”“刘楼村大口井水毁,施工方不愿整改咋办”“皮冲、黄岭两个村的施工进展缓慢,还有49户贫困户未入户”……老常吃饭都是几分钟结束战斗,走路带风,是孩子们口中“风一样的叔叔”。 

  老常有个习惯,就是半夜突然袭击工地,检查质量。固始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施工方日夜轮作,工人们也是人困马乏,有空都想多休息。老常在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鼓劲之余,时不时半夜巡查工地,监督施工人们的上工情况。慢慢地,工人们跟他混熟了,也就没人耍滑懈怠工作。别人需要一个月解决的事情,在老常的“绝技”下,二十天就拿下了,工程质量也有保障。 

  踏遍青山找水源,为民引来幸福泉。通过一个月的日夜奋战,南部山区6乡镇的安全饮水工程的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目前正在扫尾。村民感慨道:“俺们真可以跟城里人一样喝上干净安全的自来水,现在农村条件真是越来越好了!” 

  连日来的奔波劳累,老常的嗓子发炎了,再见老常时,他声音嘶哑,听说我要写篇关于他的文章,连忙摆手道:“别写我,我天天做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流水账,没啥好写的,写别人吧,他们做的比我多得多……” 

  这就是老常,一个全身心致力于南部6乡镇13032多户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的普通水利人。在2018年的“七一”表彰中,老常被县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