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推进新时代河南水利事业安全发展

索 引 号:358372706/2018-00090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其他
发布机构:郑东新区水务局关 键 词:水利要闻
文    号成文日期:2018-07-31发布日期:2018-07-31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中国水利报:推进新时代河南水利事业安全发展

    2018年7月11日

    河南省水利厅厅长 孙运锋

 

  当前河南省水利建设任务繁重,国家172项重大供水节水工程中河南占17项,总投资700多亿元。在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每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都在100亿元以上,全口径水利投资达200亿~300亿元。水利项目建设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安全生产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补短板、堵漏洞、疏堵点、解难题,着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制度体系、防控体系、管理体系,努力推进新时代河南水利事业安全发展。

 

  要落实责任体系,健全齐抓共管机制。要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每个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都要把领导责任记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在脚下。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做到责任到位、管理到位、投入到位、培训到位和应急救援到位。要明确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认真落实企业全员安全责任制。要强化一线员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努力让安全生产成为一项责任,形成一种自觉。要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强化“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体系,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勘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招投标单位等“全链条”责任。要主动接受“两个监督”,施工项目或者企业要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的监督,接受当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综合监督,切实将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落到实处。

 

  要落实制度体系,健全科学奖惩机制。要按照科学、务实、有效、管用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以贯之,抓好落实。要坚持把创建安全生产“国标”单位作为追求目标、工作标准,作为执法监督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严格按照“国标”监管,切实做到于法有据、监督有力、监管有效。要建立健全水利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和“红名单”制度,引导企业守法经营,让守信者得实惠,让失信者受惩罚。要建立警示约谈、公示通报、挂牌督办制度,对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问题,要及时提醒约谈,及时督促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要公示通报、挂牌督办,力求全部整改、消除隐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要落实防控体系,健全风险研判机制。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把重大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上下功夫,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要严格落实“双控”制度。要认真落实“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控制”制度,把风险和隐患控制和消除在初始阶段。要严格落实“双报告”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及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职代会报告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强化部门监管和民主监督。要严格落实“双清单”制度,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清单和部门监管检查清单,推动企业照单排查、部门对单检查,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

 

  要落实管理体系,健全考核稽查机制。强化考核管理和稽查评估是做好水利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必须持之以恒抓好落实。要强化安全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年中对单检查,年底照单考核。要将安全生产与平安建设、文明单位创建挂起钩来,提高安全生产在班子综合考核中的比重,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要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四不两直”要求,深入开展重点工程和重要时段、重要环节的稽察巡查,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督,对应发现未发现、已发现未报告等失职渎职问题,严肃追究,坚决问责。要严格落实生产事故“一票否决”和重大风险“一票否决”制度,对发现的“一票否决”事项,要坚决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切实将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为实现新时代河南水利事业安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