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助力都市生态农业发展,8月24日,郑州市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工作推进会。市政府副市长李喜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冯卫平、市农委党组书记、主任周亚民、各县(市、区)主管农业副县(市、区)长、农委主任,市财政、林业、水务、国土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巩义市人民政府和中牟县官渡镇孙庄村分别就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和土地股份合作进行了典型发言。市农委党组书记、主任周亚民就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李喜安指出,各县(市、区)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要抓好“三个关键”。一是摸清家底。把工作做细做实,要逐一盘点实物、仔细核对账目,弄清资产数量归属和使用状况,全面清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二是群众参与。在清产核资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发挥老支书、老村长、老会计、老党员、老组长“五老”和村民代表的作用,让他们全程参与、全程宣传、全程监督,确保群众满意;三是保证进度。全市要在2019年5月底之前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注重进度服从质量,不急于求成,不留后患。已经开展过清产核资的地方,要按照要求进一步规范、整改、完善。注重落实“四个责任”。一是一把手的统筹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提上议事日常,亲自过问亲自抓,建立县级、乡级领导分包责任制,业务部门也要分包到乡(镇),分包到标段;二是业务部门的协调指导责任。相关财政、国土、档案等部门要全力配合,理清工作职责,业务人员要深入一线开展指导,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乡(镇、办)的重点推进责任。乡(镇、办)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把清产核资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力量,全力以赴加快工作节奏,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四是农业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各级农业部门要定期开展督导督查,并对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排名,对连续两次排名靠后的县(市、区),要启动约谈机制。对责任不到位、不担当、敷衍塞责、延误改革的要约谈问责,追究责任。
李喜安强调,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各地要创新机制,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注重借鉴外省市的先进经验做法,在土地股份合作、土地信托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要着力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劳动等为纽带,开展合作联合,扩大农业生产、服务、产业规模,提升规模经营水平;二是要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各类农业服务等组织,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是要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规模经营,建立利益分享机制,让农民获益;四是要加强管理与服务,完善基层管理体系,依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建立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