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779429643/2018-00141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 |
发布机构:中原区文化旅游局 | 关 键 词:综合,提案,政协提案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8-12-26 | 发布日期:2018-12-26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余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原区全域文化旅游产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中原区创新实施“旅游 ”战略,强化旅游与地产、工业、文化等行业的融合,坚持以全域旅游理念统领现代服务业发展,以精品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品牌,全区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中原区全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突出“旅游 ”理念,坚持规划引领全局
中原区文化旅游局把“旅游 ”发展理念贯穿到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的始终,科学编制了《中原区“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通过实施“旅游 ”理念指导下的规划建设,促进了我区旅游景区文化主题的深度发掘和产品丰富;促进了我区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我区旅游业的文化提升和转型升级,为我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实施旅游产业升级,打造旅游新亮点
(1)保护利用二砂厂区旧址,打造文化创意园区
项目将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遗产保护有机结合,规划有文创活动区、艺术休闲混合区、文创商务办公区、文创配套服务区等,拟建成中原区文化艺术、旅游消费、休闲娱乐的新地标,着力打造中原文化创意产业的“世贸中心”、中原地区的“工业历史博物馆”、郑州年轻人的“创客基地”、中原文化的明亮窗口和市民欢愉的休闲胜地,成为国内一流的文化创意园。
(2)保护利用纺织工业建筑,打造历史文化街区
国棉三厂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依托原厂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原有旧址上推陈出新,对区域内建筑进行适当的改建与扩建,对道路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对社区相关公共设施进行空间综合策划,综合利用各方面设施,提高空间使用率,使各个单体建筑相互关联,形成集电子商务、高端广告、建筑设计、服装设计、青年酒店等为一体的商业、居住、休闲、娱乐街区。
(3)保护利用历史人文遗迹,打造生态文化公园
作为古城镇,我区须水片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目前在辖区白寨、马庄、庙沟、三十里铺、孙坡等地发现数处遗址。根据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安排,我区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积极推动白寨、马庄、庙沟、三十里铺、孙坡等5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计划三年内建成并向市民免费开放。规划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以园林植物景观为特色,以遗址文化为底蕴,以寓教于乐为目标。
(4)保护利用古寨城址,打造都市休闲街区
保吉寨位于中原区西流湖街道赵坡村,是郑州市目前唯一保留中原土寨风貌的村落,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为2.8万平方米,周围寨墙大部分尚存。近年来,我区围绕展示中原土寨文化,将其规划为融民俗展演、居民文化、民俗活动、商贸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目前已委托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做相关的保护规划和展示利用方案,并与华侨城集团积极进行项目对接。
(三)优化升级旅游环境,拓展旅游服务功能
下大力气推进了郑州植物园、西流湖公园等现有公园、游园升级改造,推动3A级景区创建工作;建立文化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对我区可开发的文化旅游类项目入驻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建立覆盖全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制作了《旅游中原—郑州市中原区旅游推荐手册》,展示和推介区情和景点形象;旅游交通标识牌勘测布点、旅游厕所建设等重点工作获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共新建、改建旅游厕所9座,总投入197万元,总面积达662平方米,大大提升了辖区的旅游环境。
(四)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增加城区知名度
为提高中原区的旅游知名度,从2016年开始,我区多次组织召开研讨会,多方征求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建议,邀请省政府专家研讨我区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和方法,积极谋划文化创
意旅游等新型发展业态,用全域旅游的思路统揽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邀请大专院校教授和业内知名人士,就如何借助旅游宣传推介的形式,全面提升我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求经问道。
此外,为澄清辖区各类自然资源、文化遗产、景点公园、工业遗存、宾馆酒店、美食特产、休闲娱乐等文化旅游要素,满足市民和游客对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方面的需求,我们面向社会全面广泛征集中原辖区文化旅游元素,归纳梳理各类资源,多次反复修改完善,精心制作出印刷了中原手绘游览图5万份,免费发放到辖区部分宾馆、景点、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旅游需求。
二、中原区全域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不适应要求和需要。1、全域旅游区级层面的协调沟通机制尚未建立,缺乏统筹协调发展的平台。2、各部门、各单位分工协作、整体推进,联动发展的机制未形成。3、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还未实现突破。4、市场主体参与、社会参与、市民和游客参与还有待提升。5、相当一部分干部还没有认识到全域旅游的意义,停留在旅游就是景区景点旅游,就是旅游部门自己的工作,本部门、本单位与旅游没有太大关联的思想中。
二是旅游规划基本空白。1、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规之间对接不够。2、《郑州市中原区城市总体设计》与旅游经济、景点建设、历史文化、管理营销等旅游产业并未有机结合,旅游相关产业开发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
三是文化旅游品牌不突出。1、文旅融合度不高,在文化的融入和彰显上做的不够,民俗体验型旅游项目少,特色文化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不足。2、辖区内文化元素缺乏系统梳理提炼,文化特色和品牌价值未能很好凸显。非遗传统技艺传承后继乏人。3、地域文化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学术讨论上,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地域文化的潜在价值依然未被充分发掘。4、景区(景点)建设起点较低、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叫得响的旅游品牌,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四是“旅游 ”产业融合不深。1、精品旅游线路少。2、产业整体规模小。旅游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存在一定困难,推进不快,未形成实际工程量。
五是全域旅游发展环境不配套。1、我区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与全域旅游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还需提高。2、辖区内旅游道路建设和生态水系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生态城镇建设水平还不高,环境绿化、美化还需进一步加强。2、停车难问题有待继续缓解,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滞后。3、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设施规模档次低,配套服务能力弱4、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5、旅游创意、项目策划及营销等高端人才缺乏。
由于前些年工作重心是优先做好大棚户区改造,对旅游资源的发掘、利用、宣传的力度不够,对新的旅游项目研究谋划不多,导致众多旅游资源闲置。
三、对我区全域文化旅游产业存在问题的意见建议
(一)系统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1、根据《郑州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编制我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将具体工作任务细化,由各业务委局承担相应工作任务,以旅游业为主导,实现服务业的全业融合,促进辖区产业升级。
2、聘请高规格的资深专业规划机构,编制我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好近一阶段应开发建设的重点旅游景点详细修建性规划。发挥旅游规划引领作用和刚性约束,明确各行业、各领域发展都要按照旅游标准,融入旅游元素,突出旅游服务内容,增强旅游功能。
(二)建立可持续的全域旅游政策激励机制
1、由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意见》,成立综合性协调指挥机构,如旅游发展委员会等,明确发展目标、具体标准、职责分工、激励政策。
2、根据《郑州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奖励暂行办法》、《郑州市旅行社奖励暂行办法》,制定符合我区情况的奖励办法,刺激我区旅游业加快发展。
3、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创业政策、人才政策、环保政策等。
(三)精心打造中原区旅游品牌
下大力气打造中原区旅游新名片。水资源和赏花游是我区特有的旅游资源。利用我区“两纵两横六湖一库”的水系格局,推动生态文化公园休闲旅游等新型业态发展,开发休闲旅游精品项目,将中原区打造成“休闲之城”。在碧沙岗公园、郑州植物园和月季公园等公园、游园四季举办的花会展览期间,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我区美誉度和人流量。筹办“中原美食民俗文化游”等休闲漫游活动,使得“赏花春天里、休闲中原区”等特色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此外,正在规划建设的“中原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必将成为郑州市,乃至中原地区具有重要辐射作用的文化产业和旅游示范园区。
(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文物,高标准规划文物资源,进一步促进项目入驻、企业聚集。充分利用保吉寨人文历史资源,将其打造成传承城市文明、浓缩历史文化、体现地域特征的文化旅游休闲区。积极配合,高标准规划二砂文化创意产业园、国棉三厂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将其融入艺术、时尚、生活、记忆等文化元素,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结合辖区文化资源,依托锦艺国际轻纺城为代表的服装产业和金马凯旋家居CBD等产业集群,强力推进服装文化创意设计和家居文化产业发展。
(五)抓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城市绿化美化、生态水系景观等工程,把整个中原区作为一个大的生态公园来建设,大力抓好城市环境治理,优化旅游大环境,彻底根治面源污染、河道污染、粉尘污染、垃圾污染,营造“天蓝、水绿、地净”的优美环境。
(六)建设完善旅游交通体系
以普通游客视角审视传统交通,依托郑州市游客集散中心,有目的地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覆盖率,完善成网成片、互通互联的交通线路。推动城市观光巴士、自驾车营地、旅游景观公路、旅游交通标识标牌、休闲绿道、公共自行车体系建设,提供个性化旅游交通服务,在人性化、细节化等方面下工夫,真正做到以游客为本。以上如有不妥之处,请您提出批评和意见,以使我们及时改进,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支持。
2018年7月31日
联系单位:中原区文化旅游局 邮 编:450007
联 系 人:蒋惠晶 联系电话:67663308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 区政协提案委
2018年7月3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