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786213728/2018-00184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人大议案 | |
发布机构:二七区人民政府 | 关 键 词:建议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8-12-28 | 发布日期:2018-12-28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张淑云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打造二七塔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议”已收悉,衷心感谢对我区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的关心和关注。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作为郑州市重点打造的四大历史文化片区之一,是郑州市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节点,东面连接商都历史文化区,延续着郑州发展的历史文脉,代表着郑州近、现代商业发展历史。为此,二七区特色商业区管委会专门做了《德化文化和红色教育如何提升及对策》的调研课题。
德化文化是在长期的城市发展过程和郑州独特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它记录着郑州市发展演变的轨迹,蕴藏着郑州甚至河南的文化脉络,承载着城市独特的空间环境,也是郑州市一个特殊的城市空间。100多年来,德化步行街作为郑州市乃至中原地区的商业发源地,其特殊的人文化底蕴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潜在的商业价值是其他街道所无法比拟的,德化街发展至今,随着金博大、丹尼斯等大型综合商场的出现,德化街这条百年老街也已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以集商业、美食、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商业步行街,浓重的商业建设规划似乎已将曾有着浓厚历史韵味的百年老街消磨殆尽,为了让德化步行街重新展示"百年德化"的风采,使它更好的成为郑州甚至展示河南的文化名片,对其进行文化提升意义重大。
通过对德化文化内涵的深入梳理、挖掘,我区系统提炼出中原传统文化、都市商业文化和二七红色文化,制定了《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文化产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老字号品牌、商业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引进落地任务,推动文化品牌培育和文化品质提升。主要包括:
1、依托老字号,展现中原传统文化
(1)建设老字号微型博物馆。在德化天中巷建设老字号微型博物馆,陈列德化街片区原有老字号品牌。
(2)引进老字号餐饮品牌。形成郑州“老三记”(蔡记蒸饺馄饨、葛记焖饼、合记烩面)在德化街片区再聚首的格局。
(3)恢复新华书店、艳芳照相馆、精华眼镜店等德化街老品牌,增强街区书香文化。
(4)打造豫品荟(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建设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汇聚汴绣、版画、皮影等河南非遗文化精粹,打造“最河南·伴手礼”品牌。
(5)建设普乐园剧院。在普乐天地打造豫秀,进行话剧、歌舞剧等实景演出。
(6)建设中原武术馆。在二七广场文化中心建设以少林功夫和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原武术文化馆。
(7)打造十八城记都市展厅。在德化新街北段,建设十八城记都市展厅,展示河南18个地市地域文化的微缩,展现当代河南独有的文化特质。
2、讲述德化故事,追溯郑州近现代商业文化之源
(1)建设郑州商业文化博物群,不拘泥形式、不固定位置,街区上每一栋建筑、每一处家具、每一块招牌都能展示的郑州商发展、塑造郑州商印象、交流郑州商时尚。
(2)设置德商人物雕塑。在德化街、钱塘路设置张之洞、陈夔龙、刘邦骥、孟繁玺等德化人物雕塑。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辖区文化教育产业的支持与参与,欢迎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8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