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回族区城市管理执法局2018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731317853/2019-00001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管城回族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关 键 词:综合
文    号成文日期:2019-01-04发布日期:2019-01-04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管城回族区城市管理执法局2018年工作总结

管城回族区城市管理执法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

2018年,管城回族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工作要求,通过加强乡、办、园区的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增强派驻中队执法力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整合了社会资源,实行了综合管理,拓宽了执法范围,有效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构建了大城管、大联动的管理格局。

一、2018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管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局以党建工作统揽全局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常态化,努力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城市精细化管理

1.做好城市道路管养提升。主城区区管道路119 条。今年计划对 28 条道路进行大中修,目前,已开工10条,18 条正在招投标程序。

2.突出管城特色做好精品街整治和支路背街改造。市下达任务13条,11条已开工,2条正在加快推进。在此基础上,我区自我加压,对57条支路背街(含市定13条任务)整治,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

3.加快老旧居民区改造治理。一是明确任务,精心设计。以星月小区试点为重点,南关街28号、商城路287号等其它试点小区同步设计、预算,12月底前星月小区改造提升计划全部完成;二是倒排工期,积极推动。严格遵循下发“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文件内容,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期安排;三是督促协调,完善台账。建立、完善120个老旧小区改造台账的同时并申请老旧小区管理补贴资金。

4.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截至目前,管理处对辖区市场全年累计对辖区集贸市场督导检查900多次,参加督导检查1130多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228份,发现问题1421项,已整改1350项,整改达标率95%。投入资金60余万元进行制作和投放各类宣传品3000余册,制做了辖区所有农贸市场在岗人员状态公示栏、商户围裙4000余个、商户证照公示栏3000余个、市场各类制度宣传栏50余套已全部投入使用。目前,我区农贸市场已提升整改完毕。

5.工地管理。管城区城建局累计出动1456余人次,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546余处,下发整改通知单532份,对121家建筑工地进行处罚,共计处罚金额254.5万元。

6.城区河道协调管理。   建成区内所有水体责任落实,管理到位。区农经委牵头对王垌村十八里河河段截污实施纳管工程,4月底开始施工,8月底已全部完工。

7.“厕所革命”。2018年新建公厕任务46座,第一批18座一类公厕部分位置树木移植完毕,评审已结束,进场施工围挡,12月完工;第二批28座二类公厕挂网招投标,11月进场施工。移动公厕10座,其中紫荆小区游园、槐林村、南仓街、金星啤酒厂、金城街、云鹤路公厕已完工开放使用;南三环、陇海东路、货站街164号院、商贸路公厕已完工开放使用。提升改造12座公厕,花寨路公厕已进场施工,剩余公厕陆续进场施工,12月底完工。5座24小时开放公厕已完成。

    (二)扬尘污染治理。牵头建立了《管城回族区日综合统计台账》、《管城回族区自查、夜查台账》、《管城回族区督导、督查问题台账》、《管城回族区督导、督查问题回复台账》。截至目前,共自查问题1741项,其中夜查问题345项,全部整改到位;累计收到国家、省、市及12369环保热线投诉、群众投诉案件442件,处理整改442件,依法依规立案121件,处罚121件,处罚额371.6万元。

 开展的全城清洁行动20次,196家公共单位共出动人员389340人次,发动沿街商户16834户(次),清洗住宅小区12096个次,清洗公共区域1687个,清理生活垃圾51156立方,清理建筑垃圾27590立方,清理混合垃圾38500立方,冲洗路面5961000平方,冲洗墙面1158000平方,清理杂物乱堆47600处(次),清理卫生死角85890处(次),清扫保洁7461000平方,清理楼顶704800平方。

(三)餐饮行业油烟治理。相继开展了“餐饮服务场所油烟治理”、“取缔露天烧烤及露天焚烧”、“全面取缔经营性燃煤炉灶”、“加大渣土车辆运输的管控力度”等四项专项行动,对辖区2450家餐饮饭店再次进行排查,油烟净化器安装率达到100%。

(四)渣土车管理。实施“源头有规划,运输有监控,消纳有监管”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坚持县级领导带队夜查,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渣土从业人员培训,坚持24小时不间断执法巡查,坚持重点区域设卡,严查违规车辆。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75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900余台次,查处违法违规渣土运输车辆219辆,处罚金额163.4万元。

(五)餐厨废弃物集中收运。目前,全区共计2106家餐饮业,已签约率达97.2%。其中,各乡、办、园区的签约完成率都能达到90%以上。

(六)智慧停车场建设。我局结合数字化城管,依托区级投资平台,全市率先引入第三方资金建立监管诱导经营平台,先期以紫南办事处为试点,采用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在9条道路建设智慧化停车系统,目前已完成五里堡北街、五里堡西街及紫荆路三条道路126个智慧化停车泊位建设。随后,逐步在全区全面推行智慧化停车管理系统,纳入各类停车场,通过视频桩、地桩、高位监控等科学管理手段,实行电子收费,实现精准、高效的无人值守车位和停车乱收费管理。2018年8000个停车位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七)非机动车停放。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8万余人、执法车9600台、拖车648台、对辖区范围、重点区域、交通节点及拜祖大典投洽会驻地会场沿线周边停车管理进行集中整治,规范停放机动车3.9万余辆、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43125辆、规范共享单车49680辆、清理积压占道共享单车34617辆。

(八)治理“四乱”。以主次干道无占道经营、突店经营,背街小巷规范有序为工作原则,依据“路长制”工作,与办事处及沿街公共单位结合,按照“路长制”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推行“四环工作法”,全面整治主次干道,并向背街小巷延伸,实现全区域市容环境整洁有序。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82次,出动执法人员、协管人员1733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771车次,暂扣物品1646件,受理《郑州市占道经营突出店外经营指挥部查处占道经营突出店外经营通知单》20份、《市三大队市容督查通知书》334份。未发生一起违法执法行为不端,未发生一起群体上访事件,未产生一例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188件,结案率达100%。

(九)违规楼顶广告牌匾专项整治。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局全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区不规范标识招牌台账内985处和台账外375处于4月17日全部完成,工作进度位列全市第二,获得市政府奖励360万元。

(十)户外广告整治。共向各乡、办下发区责令整改通知书376份;转发市、区广告处、精细办下发责令整改42份,已基本整改到位。拆除广告塔8个,过街广告牌4个,落地广告7个,墙体15个,导示牌23个,立招16个共73处,面积大约13400余平方米。整治各类违规门头牌匾852处,楼顶标识标牌台内985处,台账外785处,街头广告小广告共追呼1372起,正在追呼2709起。累计协调设置公益广告467处。其中大型公益广告 62处,面积32546 平方米,小型公益广告405处,面积47896平方米,大型LED显示屏 8处,面积750平方米。同时,联合各乡、办及楼宇物业,在全区新建楼宇沿街门头牌匾设置上采取了提前谋划、协作推进的模式,打造了阳光城周边、正商佳仕阁、南刘庄周边等区域的门头牌匾统一安装设置。

    (十一)规范养犬管理。全年,执法大队组织进行每周的周二周三联合执法行动80余次(对宠物店集中专项巡查9次),出动人员3000余人次,完成市长电话投诉28起,完成市转办群众投诉10起,下达责令整改694份,完成418起案件,处罚83300元,送交收容366只犬,在全市城市养犬督导考核工作排名中执法成绩良好。

    (十二)违法建设监管。区查违办共下达交办、督办通知书161份,协调相关责任单位共拆除新增违法建设18起,面积15241.98平方米。

(十三)城市管理数字化。2018年1月1日至11月16日,我区数字化指挥中心共计受理数字化案件251833起,按期结案数243523起,按期结案率96.70%;数字城管服务热线共计受理、处置群众投诉1524起;通过监控大屏下派案件共计561起。

(十四)创建城市管理信用体系示范点。从对数字化案件高发的道路沿街门店入手,建立了精细化问题台账,统计了沿街商户的信用代码及身份证号,试推行“信用体系”管理模式,对违法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曝光,并将其不良记录纳入征信系统。目前,在“信用郑州”平台公示行政处罚信息140条,建立台账4611家,印发《诚信告知书》10000份,与沿街门店签订社会诚信承诺书5227份,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十五)加强法制建设。一是案卷审结。今年来共办结各类行政处罚案件1987件,罚款金额总计3185307元。其中办理简易程序案件61起,一般程序案件1771起,重大案件155起,结案率达100%。未发生一起违法执法行为不端,未发生一起群体上访事件,未产生一例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二是开展新进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培训,组织配合区法制办对五名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培训。三是法制培训。开展专题培训七次,分别是“管城回族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召开整治规范建筑物屋顶标识招牌专项工作培训会”、“管城回族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开展“律师驻队”工作服务基层”、“法律保障‘沉下去’”持续推进建筑物屋顶标识招牌依法拆除工作”、“开展案件业务指导着力提升行政处罚案件质量”、“管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组织开展执法案卷文书制作专题培训”、“管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召开执法人员培训会”、“管城区执法局举办非诉执行案件实务指导培训会”》。四是每月一期日常培训。1月份《郑州市城市雕塑管理办法》,2月份《郑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3月份《郑州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4月份《郑州市城市管理系统 行政处罚裁量标准》,5月份《郑州市城市管理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6月份《城市管理执法办法》。五是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分别开展了“管城回族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管城区执法局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六是做好信访接待。今年来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388件,其中来访41批次,来电18件,市长电话1274件,市长信箱43件,市局局长信箱12件,结案率100%。

(十六)转变管理服务理念。一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依托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结合城管执法工作实际,定期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志愿者活动。今年以来相继开展了慰问辖区困难商户、“寒冬送温暖 救助献爱心”、暑期安全教育、“服务高考学子”、结对帮扶皇帝岭村、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声等一系列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由管理型向学习型的转变。广泛开展执法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活动,积极组织各中队、科室等参加依法行政培训。主要采取集中辅导讲座、部门组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深入研究解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讨执法实务和城市管理问题及对策;聘请法律顾问、法律专家,针对行政执法具体案例,以案释法,对案件进行深入研讨和剖析。通过多种措施全面提升执法水平,向学习型执法管理模式转变。三是由单一执法向联合执法的转变。依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联合相关办事处,公安、交巡警、工商、食药、宗教等局委开展了数十次联合执法,起到了很好效果,得到了市区有关领导的好评。在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中,我局充分利用联合执法这一模式,历年承办的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部按期办结,满意率100%。

    (十七)推行“四环工作法”。为有效解决执法人员少、执法模式简单、数字化案件反复等问题,经反复讨论实践,形成了一套环环相扣的“路长制”工作模式。一是协管巡查。文明劝导员对数字化下派案件及巡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劝阻,并录入《文明劝导监督工作台账》,对同一地点、同一类型问题劝导2次以上的移交执法中队立案查处。二是中队执法。各辖区派驻执法中队依法立案,按程序进行行政处罚。三是诚信自治。沿街商户签订《诚信承诺书》,对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失信者录入诚信系统。四是“四室一庭”。公安警务室、行政调解室、公正服务室、法律援助室、城管巡回法庭为执法全规程提供司法保障。“四环工作法”施行以来,数字化案件量比同期减少30%,辖区市容有了较明显的提升。同时,“四环工作法”被住建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列为经典案例在全国城管系统推广。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