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慧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建立和推广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建立农村村庄保洁队伍,消除垃圾乱扔、杂物乱放、污水乱排、秸秆乱烧等现象,努力打造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良好环境,为农民群众营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求各地要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到空前的高度,将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项重点任务之一,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也是高度重视,王国生书记在省委六次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陈润儿省长亲自挂帅,出任农村人居整治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省委农办具体负责,出台了《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办〔2018〕14号),要求各省辖市县市区要围绕解决好农村静、绿、美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夯实各级责任,强化考核问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为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委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市及时下发了《关于印发郑州市农村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治理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文[2017]18号),出台了《郑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办〔2018〕86号)。
三年的行动目标是:
2018年,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形成长效机制,探索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扩大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新郑市、新密市、荥阳市通过省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达标验收。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在364个规划保留村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使全市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覆盖率累计达到65%以上。结合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同步开展农村户用厕所水冲式无害化改造。每个乡镇新建(改造)二类公厕2座以上。
2019年,建立成熟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推广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全市所有规划保留村建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水冲式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2020年年底前,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普遍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治理
1.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各县(市)要按照“五有”(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有完善的监督制度)标准和“四个环节”(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要求,按照城乡一体、区域统筹、设施共享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根据“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或“户分类、村收集、乡镇处理”的模式,乡镇要合理建设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或垃圾处理厂,完善配备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村庄应按照不低于人口总数2‰的标准配足保洁人员,合理配备垃圾清扫和密闭式收集设施。2019年年底前,五县(市)通过省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达标验收。到2020年,在郑州市东、南、西分别新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2.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垃圾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新密作为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要积极推进试点工作,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2019年,其他县(市)要借鉴学习,跟进开展试点工作。2020年,全市普遍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3.各县(市)要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团队运作、强化监管考核”的运行机制,实现管干分离。
4.加大陈年垃圾清理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的力度。以城乡结合部、环境敏感区、主要交通干线沿线以及河流湖泊等区域为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严禁露天焚烧、未经防渗处理随意填埋垃圾。各县(市)要抓紧制定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分类整治方案,坚持一处一策,明确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2020年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
二是开展厕所粪污治理
1.全面开展农村厕所改造。结合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同步实施农村户用厕所水冲式无害化改造。2020年年底前实现全市所有规划保留村户用厕所水冲式无害化改造。农村新建住房均要配套建设水冲式无害化卫生厕所。2018年,各县(市)及二七区每个乡镇建成区(中心村)新建(改造)2座以上二类标准公共厕所。
2.建立厕所粪污治理长效机制。县级政府要统筹安排,科学选择县域农村厕所粪污收集处理方式,明确维修、抽取、转运、处理的实施要求,配备精干高效、责任心强的管护人员,保障日常管护工作经费,确保管护机制落实。各级政府要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或个人参与厕具检查检修、粪污收运以及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等工作。
三是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科学合理选择污水处理方式。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经济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等因素,科学确定治理方式和技术。灵活运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建设和处理工艺,确保治理方式简便、适用、有效。
2.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和经济条件较好、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建设使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建成但未正常运行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收集系统和运营机制,实现正常运营。加快推动城镇污水观望和服务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城镇污水管网短期内覆盖不到、居住分散的村庄选择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氧化塘、无(微)动力等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设施。暂无能力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要合理建设污水排放沟渠,解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的问题。2018年,在五县(市)、二七区364个规划保留村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使全市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覆盖率累计达到65%以上。
3.积极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垃圾清理、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2019年1月14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邮编:450006
联系人:曹杨军 联系电话:19939709650
抄 报:市人大选工委 市政府督查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