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对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B271号建议的回复

  • 索引号:005252274/2019-00018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人大议案建议
  • 发布机构: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关键词:建议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9-01-15
  • 发布日期:2019-02-27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郑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对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B271号建议的回复

    尊敬的白亚楠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郑州市中学、大学及市企业单位学习户外紧急救援技术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切合实际,特别是“把CPR技能的学习纳入到高中、大学的课程中”的建议,对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具有指导意义。现就相关建议回复如下:        

    一、目前开展急救知识及技能普及工作的具体措施

    随着郑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近年来,郑州市卫生系统一直着力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卫生水平,大力开展急救知识社会普及教育活动。一是围绕“健康大讲堂”等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全市急救医疗行业,深入学校、住宅小区、企业、地铁、火车站等场所,开展群众性急救知识普及,以及急救技能的培训,使心肺复苏、解除气道异物、如何拨打120等急救常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普及与运用。自举办活动以来,共开展社会性培训663期,受益群众73224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结合急救工作实际情况,由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开展了“急救核心课程”和“走进120”两项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市民及学生等前来参与急救科普活动。

    二、进一步提升社会社会自救互救能力

    提升社会自救互救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为保护群众的生命健康,增强应急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我市应急水平,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一方面与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合作,大力开展急救医疗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利用“微急救”平台提供急救知识科普的延伸服务。另一方面,依靠急救行业力量建立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师资队伍,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纳入必修课,同时加强对消防、公安交警等重点岗位,以及对机场、车站、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工作人员的培训。

    我市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郑州市社会急救医疗条例》当中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等对急救培训及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提出了明确规定及要求。随着《郑州市社会急救医疗条例》的实施,我们坚信,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在相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工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深入推进并切实发挥作用。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18年12月29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