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推进郑州市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郑州市以国家级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为依托,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坚持“特教特办”,坚持对特殊人群给予特别关怀和关心,把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和谐,特殊教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扩充特殊教育资源,保障残疾儿童的全纳教育
近年来,郑州市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新建和改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管城区、二七区、新密市、巩义市分别易地新建了特殊教育学校;中原区育智小学利用向阳小学迁出,单独成校;2015年航空港区投资2000万元改建一所特教学校。我市利用优质高中外迁,投资500万元迁建郑州市盲聋哑学校。
目前,郑州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含巩义),其中盲聋哑合校1所、聋哑智障学校6所、智障学校6所;接受残疾儿童少年就读学校(幼儿园)217所;建有随班就读试点资源教室14个,特殊教育学校学前部或附设幼儿园2所,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11所。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期间,郑州市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拟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学前部或附设幼儿园4所,资源教室22个;根据《郑州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2017—2020年)》,到2020年,我市将实现每个县 (市、区)有1-2所幼儿园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增加适龄特殊需要儿童的入园机会。
二、积极推进学前融合教育,保障特殊需要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郑州市将发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纳入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提高特殊需要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提升学前特殊教育服务水平。我市要求各普通幼儿园积极接收轻度残疾幼儿入园学习,鼓励举办特殊教育幼儿园,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设立幼儿园或学前班(部),积极探索开展残疾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深化早期救治、康复与教育紧密结合的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模式,探索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积极开展0-3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
三、进一步提高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近几年,我市建立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着力提升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市教育局依托特殊教育学校、专业培训机构对融合教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700余人次,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召开业务交流会和研讨会,提高服务特殊需要儿童的能力,全面提升了特教师资专业素养。
四、做好现有的特殊教育从“隔离教育”向“融合教育”的适时转型
(一)发展特殊教育作为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特殊教育的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大。
(二)特殊教育正在通过“回归主流”,逐步从“隔离教育”转向“融合教育”,我们正在努力通过提供专业支持与技术保障、提高特教师资和相关人士的专业水平来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
(三)逐步实现从单一的学校功能转型成为集教学、研究、指导、培训为一体的特教资源中心,和普通学校(幼儿园)作为一个教育体系共同承担融合教育的使命。
再次感谢您对郑州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加快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推动随班就读国家级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为特殊需要儿童少年提供更加适合的教育。
2018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