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20180577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005252266/2019-00172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郑州市教育局
  • 关键词:综合,政务,建议,提案,建议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9-02-28
  • 发布日期:2019-02-28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20180577号提案的答复

    丁海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提案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的关心。我局对您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采取了以下措施,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专项整治部门,强化校园交通治理的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每年初都会成立和调整郑州市教育系统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交通安全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相关城区教育局和城区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在安保处建立办公室,具体负责教育系统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的协调、组织、检查、考评、通报以及情况汇总上报工作。制定并下发《全市教育系统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具体安排部署全市教育系统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具体措施、信息报送的要求和考评办法。定期召开局党组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全市教育系统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为将活动深入推进,9月12日,我们还召开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推进会,向市内九区和各局属学校传达了市领导在伊河路小学召开的交通治理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对教育系统参与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提出要求。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治理领导组织,确保校园交通安全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为查找问题,补齐短板,今年市教育局组成了5个督查组按照每周不少于3次的要求对城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情况进行督查暗访,在微信工作群实时讲评通报。先后制作下发了5期《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简报》,对各学校交通整治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

    二、发挥教育先导作用,切实做好交通安全教育落实

    一是落实经常性教育。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综合安全工作的意见》(郑政办〔2016〕34号)所明确的:“安全教育课程每学年不少于12个课时”的要求,把交通安全安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出来,积极推动交通安全知识“四进”(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和“四落实”(课时、教材、师资、经费)。每年年初要求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和局属各学校上报安全教育计划,确保交通安全教育制度落实。二是创新教育形式。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学校主动接受公安、交管、安监等部门的指导,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一年来,各部门进校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近千场次;各学校在醒目位置设立了交通安全宣传栏、悬挂了宣传标语,并利用电子屏、校信通、微信群、QQ群等媒介大力宣传交通安全口号,让广大师生了解郑州交通治理的标准要求;通过致家长一封信,校园安全微电影大赛,网上交通安全竞赛,平安校园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劝导家长在接送学生上下学时注意交通安全,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利用学生引导家长遵守交通规则、绿色低碳出行,文明出行;我们还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开设了5节交通安全专题课,通过让学生、家长观看视频、网络答题,提升学生、家长文明出行的素养,营造全社会文明交通的氛围。特别是每年3月份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12月2日“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市教育局都会发文要求各学校开展有关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市教育局结合“平安校园创建”和“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创建等工作,要求各学校建立并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和安全预案。三是加强实操锻炼。加大新郑、中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围绕着安全文化,分批组织各中小学到教学基地开展不少于一周的安全技能培训,把交通安全知识掌握做为一项重要内容,让学生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和如何在高峰期安全出行等技能。我们还结合“六员进校园”活动,邀请交通民警进校园,为师生普及交通知识,讲授交通事故警示案例,并结合实地开展现场教学,让师生切身感悟了交通安全重要性,掌握了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方法。

    三、突出预防重点,积极配合完成上级交通秩序规定动作

    结合《郑州市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通知》(郑办文〔2018〕20号)文件精神要求,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工作。一是加强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传电动自行车超载和违规骑乘电动车的危害,向市内九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和部分高校下发了100余万份《文明交通安全出行告家长一封信》,实现了人员覆盖100%,家长回执回收100%,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教育形式,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加强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周边停车乱象治理。为提升整治效果,市教育局向全市教育系统推广了中原区伊河路小学“小手拉大手助力交通综合治理”成功经验,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通过学习借鉴,积极协调辖区办事处和派出所,开展校园周边停车乱象治理工作,引导接送学生车辆(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规范停放,切实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三是做好校车应急演练。结合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我们要求各地各学校必须结合实际编订公共交通和校车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每学期至少要开展一次校车应急疏散演练。

    四、加强联合治理,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局面

    在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方面,我们善于借智借力,发挥各方面的综合作用,打好“组合拳”。一是成立了校园交通安全工作室。为发挥地方力量在校园安全工作的作用,我们吸纳了市公安局内保大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运委、城管局、县(市、区)教育局安全工作负责人、有关局直学校领导,成立了校园交通安全工作室,协助我们进行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的检查、诊断、督导、评审工作,为我们出谋划策。二是开展联合执法。作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组长单位,在政法委综治办的领导下,我们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先后组织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文广新局、市城管局、市工商局等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对校园周边的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整治,完善交通标识,清理占道经营的商贩,开展学生上下学时的护学等,较好地维护了校园周边安全环境。积极协调交通、公安部门,对完善校门口交通设施,使校门口的交通标志、标线、减速带、隔离护栏、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警示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齐全、醒目。在车流量大的学校大门及通道、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和学校幼儿园重大活动等时段设置交警护学岗。三是动员家长参与。我们注重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通过发校讯通、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动员家长协助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每天给每位学生及家长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提示,切实增强家长预防交通事故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经常提醒家长,学生在假期期间和在家期间,要发挥好监护人的作用,重点预防溺水、交通事故。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实现对学生的安全监管无缝对接。学校还组织家长志愿者担任护学岗,在上下学时段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带动家长做文明交通参与者。

    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十分感谢您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2018年12月26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