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20180544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005252266/2019-00167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郑州市教育局
  • 关键词:综合,政务,建议,提案,建议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9-02-28
  • 发布日期:2019-02-28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20180544号提案的答复

    张建德委员:

    您“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严厉打击校园欺凌行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的侮辱、诽谤、强行索取财物、人身伤害等学生欺凌甚至校园暴力现象屡见报端,严重危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当前学生欺凌校园暴力防治工作形势

    (一)教育部提出指导意见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指导意见是: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

    (二)教育部印发治理方案

    2017年11月22日,为建立健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治理方案》提出预防和处置学生欺凌工作四个原则: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基。《治理方案》明确了学生欺凌的界定: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治理方案》明确了预防学生欺凌的措施:一是学校加强教育;二是开展家长培训;三是强化学校管理;四是定期开展排查。《治理方案》强调: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依法依规进行,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共同做好教育惩戒工作,各有关部门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

    (三)国务院督导办开展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

    2018年4月19日,为推动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指导意见》和《治理方案》落地生根,促进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在全国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

    1.落实年行动目标: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学校五级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

    2.落实年行动六项工作:落实工作机构,做到责任到位;落实部门分工,做到齐抓共管;落实日常管理,做到制度健全;落实预防措施,做到防患未然;落实处置程序,做到规范有度;落实长效机制,做到专业有效。

    3.落实年行动宣传引导: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推广学生欺凌防治经验、发放防治学生欺凌指导手册、“给家长一封信”或编制文艺作品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

    (四)《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指导手册》出版发行

    2018年5月1日,为帮助各地中小学校、教师和家长更好地解读国家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文件精神,解答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在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为中小学建设无欺凌校园提供切实有力的抓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指导手册》出版发行。

    (五)省教育厅印发落实年行动工作方案

    2018年5月30日,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基一〔2018〕426号)发布。

    1.工作目标:形成学生欺凌防治部门齐抓共管、责任落实到位、管理制度健全、预防措施有效、处置程序规范的工作局面。

    2.工作内容:“六个落实”细化落实。各部门成立学生欺凌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专题教育和专项调查;各部门对学生欺凌事件及处置情况建立专门档案;各部门“六个落实”工作8月底前完成。

    (六)省教育厅组织全省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培训

    2018年7月4-5日,河南省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培训在郑州举行,主要解读了教育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指导手册》。

    教育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指导手册》编委,《班主任》杂志社社长、主编赵福江解读《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指导手册》。中国教育学会、市中级人民法院等专家作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专题报告。

    二、郑州市学生欺凌校园暴力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郑州市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众多,管理难度大,学生欺凌校园暴力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近年来,在公安、综治等部门的配合下,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基一〔2018〕426号)精神,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平安校园建设,市教育局由安保处牵头,基教处、法规处、督导室等8个处室密切协作,深入细致开展了学生欺凌防治专项治理工作,做到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开展教育、注重预防,学生欺凌校园暴力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为全面落实全市教育系统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各项工作部署,市教育局成立了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中立同志任组长,刘鹏利等七位副局长任副组长,九个业务处室根据工作分工,细化落实措施,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有关处室,对全市学生欺凌防治情况进行了督导,重点检查了各地各学校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开展综合治理等情况。市教育局安保处牵头指导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开展工作,在市教育信息网公布了市级防欺凌组织机构及办公电话。9月19日上午,全市教育系统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会议在郑州12中召开,局领导郭跃华对全市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就下一阶段工作开展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

    各学校按照市教育局要求成立了“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吸纳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社区居民、“六员”代表、专业人士等各方面人员,细化了分工和职责,建立了欺凌防治工作制度、预案等规范性文件,认真落实学生欺凌防治日常管理、处置程序、工作考核等情况。为落实学校欺凌防治主体责任奠定了基础。

    (二)认真组织 周密安排

    为有效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确保学生身心安全、健康成长,根据省教育厅有关学生欺凌防治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2018年5月3日,郑州市教育局联合市综治办、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等十一部门印发了《郑州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教安〔2018〕26号)。《方案》明确了学生欺凌防治详细实施内容及措施。

    1.明确学生欺凌的界定。

    2.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各部门向社会公布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机构和电话;学校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三位一体”工作合力。

    3.加强预防措施。广泛宣传、加强教育、严格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校周边综合治理、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定期开展排查工作、加强关爱保护。

    4.依法依规处置。严格规范调查处理、妥善处理申诉请求、强化教育惩戒作用、注重保护学生身心安全健康。

    5.建立长效机制。健全宣传引导机制、完善培训机制、建立考评机制、落实问责处理机制、形成依法治理机制、构建专业研究与评估机制。

    6.职责分工。各县(市、区)教育局对学生欺凌治理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牵头做好专门(工读)学校的建设工作,是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的牵头单位;各学校负责具体实施和落实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扎实开展相关教育,制订完善预防和处置学生欺凌的各项措施、预案、制度规范和处置流程,及时妥善处理学生欺凌事件。指导教育家长依法落实法定监护职责,增强法制意识,科学实施家庭教育,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管教工作。

    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工作的通知》(郑教明电〔2018〕366号),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1.各部门建立预防和处置学生欺凌的预案和制度,健全工作考核、责任追究、依法治理长效机制。

    2.各学校把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机构信息在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3.新学期开学以后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欺凌现象问卷调查。

    4.建立学生欺凌事件档案并及时上报。

    召开了各县(市、区)教育局、局直属各学校、市属民办学校参加的防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牵头,基教科、安监科、民管科等科室共同参与,加强与公安、司法、共青团、民政等部门通力合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学生欺凌防治专项治理工作,坚决遏制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在专项治理活动开展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坚持制度完善、及时处理,坚持广泛参与、形成合力。

    (三)加强预防 深化教育

    各学校以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国学、心理健康和法制安全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注重诚信、维护正义的理念,弘扬社会正能量。教育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加强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遇到突发情况和思想障碍及时与家长和老师沟通交流,摒弃离家出走、无事生非等消极思想和情绪,慎重交友,远离烟酒、管制刀具、网络成瘾、游戏厅等不良嗜好。教育学生平等对待其他学生,不侵犯、侮辱他人,提高珍爱生命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暑假前,各学校请公安联络员、法制辅导员、心理疏导员等“六员”成员到学校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散学典礼等时段开展防欺凌教育活动;利用家长会、微信、短信、平台移动版等载体开展家校互动;全市共下发“防治校园欺凌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校园安全宣传挂图5000余套,制作展板4500多块,发放防欺凌宣传页10万余份;利用全市学生安全教育平台开展了《住手吧 少年》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知识专题教育活动。

    (四)完善制度,加强监管

    各县(市、区)教育局牵头成立了学生欺凌防治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门、学校、班级层层压实责任,签订学校防欺凌责任书,将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市教育局建立了欺凌防治专项治理情况月报制度,及时了解各地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紧急事件要立即上报并妥善处置,对实施欺凌的学生和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对被欺凌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并依法进行赔偿。

    (五)强化措施,防患未然

    1.发布学生欺凌防治调查问卷编制工作简报。2018年7月16日,为指导各学校做好学生欺凌防治调查问卷编制工作,微信发布了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学生欺凌问题调查问卷样本。

    2.发布《郑州市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指导手册》。为进一步指导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开展学生欺凌防治工作,7月30日微信发布了《郑州市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指导手册》(征求意见稿)。

    3.加强校园安全“三防”建设。加大投入电子监控设施,学生进入校园即进入监控范围,加强门卫、宿舍、餐厅、楼顶、卫生间、水房等重点部门管理。

    4.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制订完善学生欺凌的预防处理制度、措施、预案。实行教职工值班全时段覆盖,明确岗位职责,公布学生救助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5.各学校利用心理咨询室和“六员”之心理疏导员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细致了解学生间的矛盾纠纷、心理问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事端苗头,引导学生沿着健康向上的人生道路成长。

    6.二七区、郑东新区、新郑市等县(市、区)在各学校设立了阳光宣传栏,开展历史典故、名人名言、国学教育、郑州精神的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为预防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各学校对重点学生落实帮扶措施,通过真心关爱、细致调解等方法化解矛盾,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家校合力做好学生学习、生活等全方位工作。

    (六)强化督导,严格考核

    1.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建立了学校自查、县(市、区)级普查、市级督查工作制度。9月初开展的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首次增加了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内容,分值为12分,具体要求是:没有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方案扣3分;未建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及相关制度扣3分;未在学校网站或者校园显著位置公示防欺凌工作电话扣2分;没有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办公场所扣2分;预防学生欺凌教育活动次数少活动单一扣2分。检查的局属58所学校有5所学校失分,5所失分学校平均得分9.8分,58所学校平均得分11.81分。

    2.县(市、区)教育局加强对辖区学校学生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深入学校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保障了学生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开展。8月底在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完成自查的基础上,9月初围绕法制专题教育、规章制度完善、开展自查自纠、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欺凌专项治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督导组深入学校,通过听取汇报、分组座谈、校园观察、查看档案资料、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各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以学生欺凌为主题的专题教育,以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和安全教育情况。通过学生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细化了学校安全管理,深化了法治意识,严肃了校规校纪,规范了学生行为。

    三、下一步措施

    2019年全市各学校将继续联系公安联络员、法制辅导员、心理疏导员等“六员”到学校开展学生欺凌校园暴力综合防治专题讲座;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122法制宣传日等形式开展防欺凌教育活动;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及时开展好常规安全教育和各项专题教育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认为:治理学生欺凌校园暴力,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这也是最难的。目前开展的各项针对学生欺凌校园暴力的治理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要形成环境预防,当全社会对学生欺凌校园暴力“零容忍”的理念、环境、条件形成的时候,校园暴力事件自然就会消失,这或许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015年3月美国洛杉矶中国留学生绑架并施虐同学案,涉案三人被判6到13年监禁引发强烈社会关注,从中也可以看出,中西方对于人与人之间侵犯的判断具有很大的价值差异。美国、日本等国有《校园安全法》《反欺凌法》等较为完善的防控措施和机制,对校园暴力零容忍,这对我国《校园安全法》的早日出台以及校园暴力的综合整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当前应该自上而下转变观念,对学生欺凌校园暴力行为从它在欺凌萌芽阶段就及时关注和制止,加强学生有关人的权利的教育,营造对学生欺凌校园暴力零容忍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远离校园,还校园一片净土。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2018年12月26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