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20180513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005252266/2019-00162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郑州市教育局
  • 关键词:综合,政务,建议,提案,建议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9-02-28
  • 发布日期:2019-02-28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20180513号提案的答复

    王成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来郑创业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性”问题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为了保证随迁子女能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简化入学流程

    结合本地实际,我市对于随迁子女建立了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政策,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主渠道的作用,尽最大可能接收随迁子女入学,切实做到应入尽入。

    2018年,郑州市区小学新生入学人数为88422人,其中随迁子女28414人,占入学总人数的32.13%;市区参加小升初就近分配总人数为66545人,其中随迁子女25144人,占就近分配总人数的37.78%。

    二、实行平等教育

    日常学习生活方面,学校对随迁子女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平等教育”,将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在评优评先、入队入团、参加课外活动、参加比赛等方面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

    三、加强关怀辅导

    建立随迁子女登记机制,做到“三清”“三多”“三优先”,“三清”即随迁子女情况清、监护人清、父母外出务工去处及联系方式清;“三多”即与随迁子女谈心多、关怀活动多、开展家访多;“三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扶贫和资助上优先享受。不断丰富教育形式,通过采取学科渗透、专题教育、心理疏导、开发阅读教育功能等方式,提高了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

    总之,我市将持续重视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以此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2018年12月26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