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20180299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005252266/2019-00140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郑州市教育局
  • 关键词:综合,政务,建议,提案,建议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9-02-28
  • 发布日期:2019-02-28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20180299号提案的答复

    李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礼仪从娃娃抓起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钦佩您的洞察力和对教育的娴熟,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源头活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及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各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严格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在各学科中不失时机地进行传统文化、礼仪教育,使中华传统美德代代传承,实现中国文化的振兴和发展。幼儿教育方面,我市幼儿园严格落实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将幼儿的社会交往、礼仪文明、生活习惯等在生活中渗透落实。如二七区第一幼儿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自行编制了“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文明礼仪三字经,用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语句将幼儿一日生活和文明出行的礼仪规范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参与和体验中不断提升礼仪修养,学习做事、学会做人,并将文明礼仪引入家庭、带向社会。

    二是开设校本课程,鼓励中小学开发国学经典课程和礼仪课程,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礼仪的认识和了解。如郑州市第四十四中学以空乘礼仪为依托修订礼仪校本课程,增加礼仪常识、公关关系礼仪、学校礼仪等内容,编印礼仪校本教材丛书,将礼仪教育、美育与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有机结合,让学生既能懂得文明礼仪,又能够加强自身美学修养,塑造自身素养。

    三是通过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文明礼仪体现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市各中小学校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要求,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文明礼仪氛围。全市各中小学校不断挖掘和拓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如郑州市第一〇七中学在“礼行天下”主题班会公开课上对文明礼仪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并通过自编自导的情景剧展现一些不讲礼仪和不文明现象,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再现生动有趣、启人深思,为学生的文明行为提供了指南。

    五是家校合作合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文明礼仪教育,在成立家长学校的基础上,定期为家长开设家校课堂,逐步向家长宣传和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文学经典、参与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实践,对孩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知教育,从而带动孩子践行中华传统礼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提案中的宝贵意见,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小学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教育的引导。一是在各类教师培训中加强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培训的内容,增强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文明礼仪教育的专业能力;二是引导学校在主题教育活动、主题团日队日、班会课等校园文化活动中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设计让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包括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在内的教育内容鲜活、有吸引力,学生易学、爱学。  

     

    2018年12月26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