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20180284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005252266/2019-00137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郑州市教育局
  • 关键词:综合,政务,建议,提案,建议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9-02-28
  • 发布日期:2019-02-28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20180284号提案的答复

    百金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注未成年人 实现法律进校园常态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非常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郑州市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教育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007年,中宣部、司法部、教育部、全国普法办等四部门制定《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我局印发《郑州市教育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意见》,规范郑州教育系统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

    一、明确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任务

    努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二、开展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成长需求,分别制定了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的法治教育内容。

    三、组织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是学科教学。中小学德育教材(含统编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等是学习和贯彻实施法律教学的重要渠道。学校结合教材深刻领会和把握法律教学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

    语文、生物、体育等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与法制教育相联系的内容,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法制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法治文明、公平正义、恪守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二是专题教育。结合主题日活动,采用必要的专题教育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8年法治宣传日期间,我市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有“争当宪法小卫士”“宪法晨读”第三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等,在学校及师生间营造了良好的学法氛围。

    三是课外活动。利用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学生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部分学校组织学生到人大、法院、监狱等机构旁听和参观,开展模拟人大、模拟法庭等活动,通过了解和分析真实的事例,了解相关法律,增加法制观念。

    四、郑州市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措施

    一是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我市2003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中聘任兼职法制副校长,副校长一般由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等工作人员兼任。法制副校长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帮助“后进生”转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深受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二是寻找社会支持。积极依靠司法、行政执法部门等力量,为广大中小学师生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支持,开发开放法制教育资源,提高法制教育的质量;积极协调社区、家庭等社会资源,提供充足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定期考评。市教育局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不断加强检查监督力度,对县(市)、区教育局和局属学校进行评价考核。2018年9月开展宪法学习宣传实施专项督察及“七五”普法中期检查;教育系统开展第六批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通过检查及示范校创建活动,推动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根据您的建议,今后我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小学法制建设指导纲要》,紧紧抓住法制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这个关键,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明确法律进校园的目标,注重中小学生的启蒙和养成教育;二是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切实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三是进一步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认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加强与司法、检察院、社区等部门的联动,形成教育合力,协同推进工作的开展。

     

    2018年12月26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